为什么爵士乐手与乐迷之间总有争论?—「分析式的聆听」v.s.「感觉式的聆听」

2023-05-10 14:56:27

      音乐是不是专业技能的一种?是,那么培养专业人才时是否有专业的方法?音乐是不是艺术?是,那么对艺术的感受与熏陶是否不能一蹴可几?是,但是音乐是不是给人听的?当然是!那么直接的呈现与感受是否比一堆画蛇添足的解释要来得适当?如果我们今天只是看电视看报纸,但大众传播学的学者是否有许多的现象解读与分析研究,而会有各种方法与名词?还有,我们只是使用微波炉、使用核能发电插电听音乐而已,但物理学家跟工程师是否有许多验证与实验制造的方法,这些专有名词跟专业方法我们一辈子也背不起来。然而以上的两种专家的研究与努力会妨碍我们看电视跟煮饭吗?不会,因为我们是使用者、消费者。那么在听音乐时,听者因特定因素而触动他(她)的心弦,音乐家能说:「你那样听不对」「你听不懂」吗?反过来说,当乐手以彼此熟悉的语言跟术语沟通来学习并表达音乐想法时,乐迷能说:「你那样太难了」或「我不用知道这些也听得快乐」吗?这两者不是那么绝对的吧?我觉得这同鸭讲。



 

      其实两者之间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听者想要听到好音乐,演奏者想要呈现好音乐,但是听者大可以今天听这个,明天没兴趣了改听别的,乐手可不能这样做!就算乐手选好了偏爱的方向,任何聆听与学习都必须非常地严谨,也就是我们说的「分析式的聆听」,您得真正听出乐手的用音、偏好、想法、音色、创意、动机发展、曲式进行、风格变化等等,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专业名词一一地产生,因为学问需要研究,研究需要归类,当然,其中的深奥与复杂度必须由音乐家自己去体会,,我也看不懂一票方程式、烧窑技巧、温度控制、釉药成分等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陶艺的艺术创作。让我们从对比的角度来看,乐迷的聆听初期大部分来自于「感觉式的聆听」—有没有初次就被“煞”到、听来真过瘾、音响发烧、勾起了心头的往事、那年女友在雨中不说再见而默默地离我远去的背影(!)…等等,会触发听者的想象与自我沈浸,或许还附上一些附加价值(收藏、绝版等)。慢慢地,又有所谓的爵士乐导听、指南、评论出现,为这种上世纪的音乐做一些脚注,认真的人就会开始阅读参考国外的“权威”数据,旁征博引一番,虽然这些数据亦常强调于史观上的重要性,但是音乐既已演奏,要再化成文字来“形容”,难免就又加上了一层朦胧感,再触发听者的另一层想象,更甚者而有穿凿附会之嫌,、性灵的升华、上天的恩典、贝多芬托梦、华格纳再世等等,干脆去问卡拉扬吧!您猜他会给您什么答案?「Well , I just do my job !」



 

      对啦!尽本分把工作作好,就这么简单,许多非乐手朋友常对音乐圈圈内的工作者有过于天真浪漫的想法,认为艺术就是要吶喊、艺术就是要表现、与众不同等等,就跟以为所有伟大的作曲家都是天才一样,是的,我相信他们都是天才,他们的音乐感动别人,也“可能”会感动自己。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来“开窍”,真的是躺在床上灵感就会泉涌吗?这是乐迷(艺术迷)常忽视的问题,认为训练好像是不必要的,年轻的音乐家(尤其是摇滚与流行音乐家)也老喜欢说「我拒绝接受“学院派”的训练,我不要跟别人一样」,事实是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认识与视野的开阔,那么终究是语汇不足、缺乏应变,当然最后只落于滥竽充数之流而已。

 



      OK,回到爵士乐吧!其实爵士乐手最受不了乐评的是什么呢?就是「天马行空」、「道听途说」,爱帮他们解释、归类、贴上标签等等,即使John Zorn也是用行动来表达他的音乐想法,他的名片上应该不会印着「自由前卫即兴演奏家」吧?他爱作什么就作什么,只是唱片公司跟评论媒体必须使用某些字眼叙述跟贩卖意识形态,所以只好作其必要之恶,当然,在历史跟教育的角度上分门别类也是必须的。另外一个亦是国外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所谓「国王的新衣」心态,听名气胜过于听内容,大师也有低潮时、年轻人也有新鲜的想法,但是是否真的听出来他要表达的?是否了解到他的手法奥妙?我想这不只是乐迷,连乐手都需要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然而当谈到这些逻辑理性的思考法则时,我认为光靠情绪性的形容词堆栈很快就会「词穷」,因为聆听欣赏是主观的,您可以说John Coltrane鬼哭神号,但Albert Ayler也鬼哭神号、「黑色安息日」也鬼哭神号、穆索斯基也鬼哭神号、隔壁邻居吵架也是鬼哭神号呀!那么,「这些鬼哭神号有什么不一样?」「怎样做到让人觉得鬼哭神号?」「他们为什么要鬼哭神号?」,这种分析式的聆听就需要音乐理论的辅佐解说,如果乐迷也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的话,那么一不会大惊小怪,二则更能领会音乐家音乐动机处理的智能。



 

      小时候我常跟家父一起看篮球赛,我常觉得很精彩也很刺激,可是年轻时曾热衷打篮球不吃饭的家父则看得更是津津有味—「看!他们现在从区域二三联防改打人盯人!」「你看那妙传!」「漂亮的接应与上篮!」「他的三分球真是神准!」「那个最后一秒的犯规战术实在厉害!」这告诉我们什么?懂得愈多,欣赏的乐趣就愈多,也愈知道所谓的「水平」是什么。后来在许多黄昏的余晖中,他带我去球场练球,虽然我练小提琴比较专门,家父还是常教诲我︰「李忠熙一天投篮数千个」「乔丹每天仍维持高度的体能及重量训练」,大家看到的是明星球员风光的一面,而忘了背后的付出代价是多么地大,训练的过程是多么地长啊!

 



      举了这么多跟爵士乐无关的例子,就是希望不要用所谓的“行话”或“学术”来压人家,而是希望大家参考Insiders的想法,其实乐手的内心世界别说是乐迷,连乐手都不能揣度呢!音乐家选择的是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而非选择文字语言来表达,很多时候不是懒得解释就是以和为贵、赘言无益。更何况我们常忽略了「时间」这个要素,忽略了乐手也有成长「空间」,不管他活到32岁或是92岁,他也在吸收反省,爵士乐的发展已有一百年了,内容五花八门、多采多姿,实在无法以单一甚至幼稚的原则来评判好坏;而对乐手来说,爵士乐以外的音乐世界又是极大的天地,学会欣赏领悟其他音乐也是成长的一部份,所以您很少听到爵士乐手偏执,反而都是爵士乐迷偏执钻牛角尖的多(讨厌Fusion、Coltrane是神…),我常听到看到真正优秀的萨克斯风手爱死了欧伊史特拉夫、鼓手运用Drum & Bass、吉他手跑去看Prince、编曲家大量采用巴尔托克的概念等等,很少有人会叫骂的,但都得先尽到自己应做的本分,这部份也许会成为以后我们可以深入的乐手族群专题,今天就不扯太远了!



 

      乐迷朋友在闲暇之余购买聆听爵士唱片,是一项极高尚的嗜好,在国外诸如此类的相关信息也多如牛毛,像什么「Records Collector」「Vintage Albums PriceGuide」等等,足见此族群还是具一定的市场,个人喜好口味不同原是必然,可是在评判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不一定表示它们就是「坏」的,也不要期待什么都是「创新」、「独步」,对老东西就给予「炒冷饭」、「失望透顶」、「未能自我超越」等评论,游戏规则之内还是有许多细节变化尚待发掘的,我们自己的唱片收藏没有一张是烂唱片,而且不同时期拿出来再聆听,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乐手朋友(尤其是本土的)也要扩展眼界耳界,而非直接对乐迷之意见抱持反感,听得愈多就要愈谦虚,听得出来大师伟大是「他(她)们」伟大而不是您自己,一些藉「死老百姓听不懂」而行「专业暴力」之实的想法,只能暴露出对音乐认知的肤浅,及拉大两者之间的距离而已。以上为个人的心得浅见,网栈内各问答区内尚有部份类似主题之心得分享,盼有值得参酌之处!



点击阅读原文,挑一张自己心仪的黑胶唱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