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杀马特”鼻祖的他们何以八度登上日本“春晚”?| 酷拉谈

2023-05-10 14:56:27



在2018年NHK红白歌会(常被视作日本“春晚”)出战名单上,毫不意外地再次出现了视觉系摇滚乐队X-Japan的名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支曾被日本主流社会视作惊世骇俗的摇滚乐队在日本乃至世界流行音乐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就此开启了一个被称作“视觉系摇滚”的音乐流派,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音乐与文化革命。


时至今日,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产出量和活跃度大不如前的X-Japan,仍能连续三年作为唯一的视觉系摇滚乐队登上红白舞台,恰恰显示出其在日本乐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也同时让人隐隐窥见视觉系摇滚近年来的没落之势。


X-Japan90年代初早期造型

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今天


无论如何,这支堪称传奇的乐队以及其所代表的90年代日本视觉系摇滚的辉煌历史都无法、也不应被遗忘。 然而,我无意通过本文梳理X-Japan或日本视觉系摇滚的兴衰(已有不少前人做过)。在酷儿论述日渐发展的今天,我期待借助酷儿视角重新审视视觉系摇滚,以此挖掘这场华丽革命中所潜藏的巨大性/别张力。


颠覆阳刚:性别扮演与华丽革命


在2016年在美国及全球上映的纪录片《We Are X》中,数名乐迷以“华丽”总结了X的吸引力。事实上,“华丽”不仅仅是X——更能成为整个日本视觉系摇滚最为重要的标签。


尽管造型和音乐风格各有不同,视觉系乐队总体以华丽而夸张的扮装与舞台风格闻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X-Japan在八、九十年代的造型以绚丽的发色、以发胶向上固定长发的造型、浓妆为乐队的典型打扮,男性成员们阴柔而怪异的造型极大地挑战着当时仍较为保守、性别形象分明的日本主流社会。


← X-Japan吉他手Hide,以红发为个人标志,被认为是最早使用“视觉系”(Visual Kei)一词的人。X-Japan的早期造型多由其经手设计。



Hide逝世于1998年5月2日,死因不明,当时警方定案为,但其亲友大都不认同此说法。其告别式当日有5万2千人聚集送殡,成为日本演艺圈史上最高的送殡人数。


这样离经叛道的视觉系摇滚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日本社会茁壮地生长出来。社会对泡沫危机的恐慌与焦虑、年轻世代对传统桎梏的不满、欧美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与本土流行文化的蓬勃发展,重重复杂因素滋养了视觉系摇滚,使之在最初便以一种反抗传统与主流的愤怒、叛逆与抗争的姿态出现于大众面前。其在发展早期深受华丽摇滚、朋克摇滚与哥特摇滚的影响,早期乐队的世界观也继承了上述音乐流派的反抗、破坏性与攻击性。


随着其在日本社会的落地生根,视觉系摇滚与本土文化资源相互碰撞交融,日渐长出有别于欧美摇滚的独特生命形态。如果说早期视觉系乐队成员的穿着打扮挑战了人们对男性阳刚形象的认知,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以Malice Mizer和Lareine为代表的乐队,更进一步颠覆着男/阳刚-女/阴柔二分的刻板印象,以跨界的身体实践“松脱了男性身体与阳刚形象的连结关系”。


Malice Mizer于1998年发行的经典单曲《月下夜想曲》造型


“女形”是日本传统歌舞伎文化发展出的一种跨性别扮演。江户幕府时代,女性被禁止参与歌舞伎演出,男演员因而承担起女性角色的扮演。借由涂白的化妆或面具和华美的衣着,“女型”演员抹除自身的性别特质,努力再现“典型美感经验中的女性”。


“女形”这一歌舞伎美学传统被致力于反叛主流文化的视觉系摇滚吸收与改造,发展为这一音乐流派的一大特征。不少乐队中都有“女形”成员(如Malice Mizer的Mana、Lareine的Emiru、Versailles的Hizaki),以有显著女性特征的穿着与打扮出现,其中不少选择了哥特和洛丽塔风格的形象,或暗黑惊悚,或甜美诱人。“女形”乐手不但通过化妆和服饰,还通过女性化的舞台肢体表达塑造女性形象。成军于1993年的Malice Mizer以其暗黑而精致的扮装和强烈的巴洛克古典音乐风格闻名,乐队的灵魂人物、“女形”吉他手Mana曾表示,女装于其而言是“一种进入角色的媒介和生活态度”。


Lareine,乐队名取自法文“La Reine”,意为“女王”。

活跃于90年代末20世纪初,2006年宣布活动休止。


除“女形”外,金色的波浪长发和皮衣裤、丝袜、裙子、高筒靴等穿着都在视觉系乐手的造型中颇为常见,鲜血、十字架、蔷薇、小丑、吸血鬼等兼具黑暗与华丽的意象也成为视觉系乐队青睐的美学元素。暗示同性情欲的作品内容在视觉系摇滚中也并不少见,甚至成员间的亲密互动成为吸引女性乐迷的一大卖点。


这些隐含性别叛乱的展演并不是也不暗示着某种固定的性或性别身份,而毋宁说是一种模糊界限、逾越传统的扮装展演与身体实践。崇尚阳刚的主流文化,包括以阳刚为中心的主流摇滚乐,都在这些华丽而另类的实践中被狠狠地质疑与挑战。


台上台下:视觉系摇滚与女性的欲望投射


与视觉系乐队清一色(至少绝大多数)的男性成员形成对比的,是在视觉系乐迷中占较大比例的女性。尽管男性乐迷也并不少见,与主流摇滚乐的听众性别比例相较,视觉系乐队演出场内高密度的女性面孔仍成为了这一音乐流派的一大特色。


笔者便是这样一名视觉系摇滚的女性乐迷。与视觉系摇滚邂逅至今,已经七年有余。在我的初中时代,“杀马特”、“洗剪吹”、“非主流”仍是全民调侃的热词。不少人将“杀马特”的缘起追溯到视觉系摇滚,乐队们夸张的造型也因而时常被冠上“杀马特”之名得到不少异样的眼光。当时班上同学和身边朋友中,喜欢欧美摇滚被视作是较为“高大上”的爱好。摇滚乐的反抗性与青春期的反叛微妙地契合在一起,冠上“欧美”之名更使其显得高端酷炫不少。当身边不少人对欧美摇滚乐和流行乐谈论得头头是道时,喜欢小众如视觉系的我几乎难以找到同好。


成军于2007年的Versailles是本人在经X-Japan入门后的第二个本命团。

其自结成之初便颇受瞩目,吸纳了不少海外乐迷。兼具美貌与技术于一身、有“速弹姬”之称的“女形“吉他手为乐队吸引到不少男性乐迷。


多年以来,我一直将其作为自己隐秘的爱好,鲜少与身边的人提起。大多时候只能靠百度贴吧、豆瓣音乐和墙外的世界获得资讯,在唱片店的小角落不厌其烦地翻找盗版LIVE DVD、打口碟和古早的3.5CM。朋友大多被其“不男不女”的夸张造型吸引了注意力,调侃自己口味太重;父母在看见乐队写真时也无法理解地摇头,不能明白女儿为何喜欢这样“非主流“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曾努力地在自己的内心和在别人面前为视觉系“正名”,试图通过强调乐队的音乐性和世界观打造来证明视觉系摇滚并非只有“视觉”的华而不实的音乐流派。然而,即便只有“视觉”又如何?回头看,我才不得不承认那份时时挑动着神经的华丽美学,正是让我多年来无法出坑的重要原因。它的美深深抓住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阳刚气质的拒斥与对性/别叛乱的隐秘欲求。


1995到2017,Kamijo的20年


笔者大本命是贯彻罗曼斯革命的Lareine与2007年自成军以来便颇受瞩目的Versailles两支乐队的主唱Kamijo。从90年代到2017年,此人造型从金色大波浪长发、束腰长裙、高筒靴、浓烈红唇到金色中长发、白衬衫、一身皮衣裤加长披风的“吸血鬼王子”(默默捂脸……),演唱方法从“娇声嗲气”(是的没错!)到“中气十足”(据说),乐队风格也从哀愁轻浮的流行摇滚转变为带有强烈巴洛克风格的力量型金属……无论是音乐性还是扮装上的多样尝试,都使人不得不为其游走于雌与雄、阴柔与阳刚、雄壮与哀愁之间的洒脱姿态所深深吸引。


Lareine时期的《Bonjour Honey》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演出:当时剪掉长发、以中短发示人的Kamijo身穿蓝色的紧身长裙和一如既往的皮靴,在台上妖娆地扭动着小蛮腰,用嗲得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声音(我真的不是在黑他……)温柔地对台下的乐迷们说“Bonjour Honey”(法语:“亲爱的你好”——此人极其喜欢装X,打招呼非得用法语——当然,视觉系乐队在美学、世界观和实践上体现出的文化杂交性和也颇为耐人寻味,在此篇幅有限不做展开)一面是雌雄莫辨的形象与表演,一面是温柔如情人耳语般的“Bonjour Honey”,舞台上下流动的欲望与情愫,大抵很难通过言语精准地描绘出来。




视觉系摇滚正是这样一个矛盾集合体,这些矛盾之中所隐含的张力——不论当事人是否有意——持续地逾越与颠覆着传统性/别规范,挑战着社会对性别气质、身体和性之间的连续性的想象。舞台上的性别扮演也延伸到台下。在视觉系乐队的Live现场,时常能看见不少扮装为乐手的乐迷身影。


Versailles乐迷cosplay


在观看的过程中,女性主体将自身的性/别欲望投射在视觉系乐队成员的身上。在主流社会中占主导的男性在舞台上进行女性化的展演,传统的阳刚气质被模糊与挑战了。舞台上的人既是温柔情人的映射,也投影出女性挣脱自身性别角色桎梏的渴望。于是,观看成为一种美妙而愉悦的赋权式体验,自由与自主的快感从中酝酿而生。


当然,这种体验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挑战日常生活中的性/别规范、视觉系乐队的性别扮演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市场利益驱动的结果?这些问题都有进一步商榷与探讨的空间。但至少从我的个人经验出发,视觉系摇滚所带给我的解放性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它以颠覆传统的华丽扮装与多样音乐的奇妙结合,为年少懵懂的我打开了广阔的性/别想象空间。



由KISAKI创办的视觉系独立厂牌Under Code Production自2003年创办以来曾培育一批风格各异而突出的视觉系乐队。2013年,Under Code Production解体,旗下多个乐队宣布解散。


近年来,日本视觉系摇滚隐隐显露出青黄不接的颓败之势,再难回到90年代末期的辉煌。签约出道的乐队和不少年轻一代的乐团在造型与音乐风格上日趋主流化,那股对抗主流与规范的叛乱意味似乎也正逐渐被消解。但与此同时,其在欧美地区却逐渐开拓出新的市场,华丽夸张的造型、模糊性别边界的实践与糅合东方传统与现代摇滚的风格吸引了不少酷儿群体的关注。


作为日本流行音乐重要的一支,视觉系摇滚给人的记忆实在太过浓烈而美好,如罂粟般妖娆,又如蔷薇般浪漫。因此,我实在不愿意也无法断言它的终将消亡。又或者说,即便辉煌不再,那些跨界的性/别实践与激进的美学和音乐探索,仍将持续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群人的珍贵记忆与文化资源——说得好像它已经死了一样,其实也并没有。


【参考链接】

[1] 鮮血、十字架、與薔薇:關於90年代日本視覺系搖滾的時尚,http://www.jiwudoc.com/2017/04/90.html

[2] 视觉系的性别论述,http://lagerfeld.pixnet.net/blog/post/8721165-%E8%A6%96%E8%A6%BA%E7%B3%BB%E7%9A%84%E6%80%A7%E5%88%A5%E8%AB%96%E8%BF%B0

[3] X-Japan纪录片《We Are X》(B站有资源~)

[4] Ken McLeod, Visual Kei: Hybridity and Gender in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Young. 21(4) 309–325

[5]

文 | 馍

图 | 来自网络


本文为酷拉学堂独家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取得转载授权。




打造独一无二的华语酷儿发声社区

提供深入有趣的性/别知识教育课程


“酷拉学堂”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我们长期欢迎多元的声音

欢迎来稿分享你的见解和故事

投稿请发送至queerlala2013@gmail.com


微信号:酷拉学堂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