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属于穆索尔斯基的巅峰时刻

2023-05-10 14:56:27



文 | 王纪宴



4月16日和17日晚,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与他领导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家,继续他们自2011年以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俄罗斯作曲家系列”演出,作为继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之后的第6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享受到的“场次待遇”仅有两场,但在曲目和艺术分量上却保持着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始终如一的水准,而且,尽管此前的每一次“俄罗斯作曲家系列”都备受瞩目,赢得喝彩,但在4月17日深夜11时左右,当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霍万欣那》结束时,迎来了迄今为止一个堪称巅峰的热烈高潮。


这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因为,毕竟,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霍万欣那》甚至对于许多资深歌剧爱好者都是难得耳闻的,虽然它的前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几乎属于脍炙人口的名曲,剧中第四幕的《波斯女奴之舞》也经常有机会作为单独的管弦乐曲听到,但作为歌剧的《霍万欣那》演出机会极少。正是在这种看似出人意料的剧目选择上,捷杰耶夫作为指挥家、作为俄罗斯音乐文化传播者的眼光、品味与责任感,尽显无遗——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让我们完整地感受和认识穆索尔斯基在他创作生涯晚期倾注了极大热情和心血的这部未竟之作的风格与价值;与剧目选择同样甚至更加值得称道的,是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音乐家在呈现和阐释自己国家艺术作品方面的能力——当穆索尔斯基的音乐随着捷杰耶夫指挥下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合唱团高度投入的演绎,逐渐展现出壮丽的轮廓与美妙的细节时,我们深深地被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以及由音乐所承载的戏剧所深深打动,当这部五幕歌剧抵达全剧尾声的最后时刻,捷杰耶夫激发全体独唱、合唱团和乐团发出了震耳欲聋的震撼之音,让这一刻爆发出异乎寻常的震撼力。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尤其是打击乐声部发出有着惊骇效果的声音,这样的时刻再次让人意识到从古到今无数人的共识——伟大的艺术,其功效远不止于赏心悦目,而是有发人深省的激励和启迪。


担任独唱的歌唱家中,演唱和表演最精湛传神的是饰演马尔法的女中音叶卡捷琳娜·谢尔盖耶娃,她的声音饱满而富有光泽,表情高贵,完全是剧中殉道者的化身。饰演伊凡·霍万斯基大公的男低音米哈伊尔·佩特连科无论是雄浑低沉的嗓音还是高大挺拔的身材,都让他即使在没有服装和舞美的音乐会演出中也能惟妙惟肖地塑造剧中角色。多希费的饰演者斯坦尼斯拉夫·特罗菲莫夫,有着宽广嗓音,即使他站在台上纹丝不动,仅通过歌唱,剧中人物的形象已经得到高度丰满的塑造。参演的马林斯基剧院合唱团虽然仅有50人(男声和女生各25人),却能发出仿佛响彻天地间的恢宏之音,让我们再次充分领略到俄罗斯合唱艺术在歌剧中的巨大感染力。


虽然17日晚的演出名为“穆索尔斯基音乐会版歌剧《霍万欣那》”,演出也确实是没有任何舞美、服装和道具的音乐会演出,但捷杰耶夫采取的其实是“半舞台”或称“准舞台”式演出,演出中独唱演员始终是有表演的,他们也随着剧情而上场和下场。通过巧妙的乐队布局,音乐厅舞台自然地成为乐池与舞台两部分,歌唱家、指挥和乐团均能够以他们最习惯的歌剧院演出空间布局演出:歌唱家们在演出时看得见指挥的手势和表情。舞台朝向听众席方向留出的空间又为表演拓展出新的空间,给表演带来变化,在第五幕中,新的空间派上用场,缩短了剧中人与听众的距离感。


捷杰耶夫另一处匠心独具的安排还在于以同样的音乐将两晚的演出联系起来——第一场演出即4月16日的音乐会也以《霍万欣那》的前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作为开场曲,作为翌日晚全剧演出的先声、预热和铺垫。捷杰耶夫在音乐上的处理,贯穿始终的是与穆索尔斯基的灵感高度契合的真挚与朴素,全无任何雕琢之痕,乐句的歌唱亲切感人,细节中透出诗意与光泽,同时戏剧感强烈。捷杰耶夫手中作为指挥棒的那根著名的牙签,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非凡能力不仅在于指挥技术层面,还在于总是能成功地激发演奏和演唱者保持最佳状态,达到极高水准。在对作品的高度熟稔和对音乐风格的透彻把握之外,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他能带来一种新颖感,即使《图画展览会》这样熟悉的名作,当最后《基辅的大门》的嘹亮主题奏响时,那种别具一格的宏阔之境,让音乐产生新颖的感染力。《荒山之夜》中的群魔乱舞和静谧的破晓,与4首歌曲组成的套曲《死之歌舞》(米哈伊尔·佩特连科担任独唱),都体现了穆索尔斯基通过诗人的作品以天才音乐语汇对生命与死亡的悲悯哲思,这种哲思来自俄罗斯,通过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家的高超而权威的演出,也为我们所感受、理解、回味和珍视。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1979@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