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zz Hip hop 之前,感动我的是 Broadway Jazz

2023-05-10 14:56:27


按:

这段时间我突然迷上了溥仪,就是那个“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的那个爱新觉罗·溥仪。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关于过去的真相研究,但历史其实更像是一种解释学,对同一件事,当时/十年/百年/千年都会有不同的主流认识和边缘认识,千年后并不比当时更接近或更背离真相。历史真相一经发生就永远无法被客观地记录,所以历史是“任人打扮的花姑娘”,但是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历史会变成花姑娘,也是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

迷上溥仪的其中一个体现是看完了四十多集《百家讲坛》,虽然喻大华教授的主要参考文献是溥仪在周嗯来压力下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但不影响故事的有趣性。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溥仪扮演者,John Lone 尊龙

尊龙18岁就在美国百老汇演歌剧,在电影里献唱了一段蓝调,不好听,我也就看了20来遍。


我一直都很想聊一下百老汇歌剧,但是之前写太多嘻哈电子那一挂,突然转成这个画风显得有点儿老气横秋,就在我看溥仪的时候意识到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

英国伦敦西区歌剧和百老汇歌剧歌舞升平最鼎盛时期,溥仪还是个傀儡皇帝,中国人民还在抗衡封建帝制。最早期的爵士乐手,布鲁斯皇后Bessie Smith推出三首单曲拉开爵士乐时代帷幕时,,人民还在北洋军阀统治下。

我们小时候总是守在电视机前看的《猫和老鼠》,即使到现在,我也依然觉得没有什么动画片能超越《猫和老鼠》系列,而这部作品诞生于1940年,当时中国正在抗日战争,生灵涂炭。



*Broadway


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作为世界公认的戏剧中心,也是所有爱好者的两个高地,两地之间的戏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有《狮子王》、《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魔法坏女巫》等一系列的长期驻演剧目,每年还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品在两地巡演。一部音乐剧在一个城市上演成功后,不久之后也就会在另一个城市上演。

“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戏剧的内容和人员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伦敦西区的戏剧生态近况》

 

跟百老汇相比,伦敦西区更注重戏剧传统,通过各种方式扶持城市的戏剧产业发展,而不只是任其在商业上自生自灭。2014年,百老汇全年仅有44个新制作,而伦敦则有280个新制作(包括歌剧与芭蕾),近20年来,伦敦每一年新制作的剧目基本保持在200部以上,甚至是300部,创新能力可见一斑。

百老汇(Broadway),来源于荷兰文 Brede Weg ,原意是“宽阔的街”,指的是贯穿纽约曼哈顿岛南北向的百老汇大道(Broadway)沿线聚集的四十多家剧院,从位在曼哈顿西41街的德兰德剧院(Nederlander Theater)往北至西53街的百老汇剧院(Broadway Theater),这里是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

百老汇更像戏剧圈的好莱坞,具有鲜明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性,动辄数百万美元的制作费、豪华炫目的舞台、魅力非凡的超级明星登台、通俗易懂的剧情,构筑起长盛不衰的百老汇戏剧和音乐剧市场。如果你把一部剧在百老汇和西区的演出场次加起来的话,那么排名前五的剧分别是:《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芝加哥》和《狮子座》。


*《猫(Cats)》1998


爵士是百老汇音乐剧不可缺失的创作的重要一环,《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的导演Bob Fosse还执导了另一部百老汇爵士经典,《芝加哥(Chicago)》。

《芝加哥》集聚了爵士乐的所有特点,性感到令人窒息,诡异到美丽,变幻莫测的惊喜,矿业放荡的精致,每一帧每一首歌都值得回味。电影版是我每年都会重看一两次的作品,我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看到比它更性感的爵士歌舞表演了,黑丝吊带袜里掩藏着心机,蕾丝塑身内衣里塞满了钞票,曼妙多姿的肉体可以让一切谎言变成真相,滑稽到可笑却符合大众审美的表演也能让公平正义的庭审变成一场精彩绝伦的马戏表演。


*《芝加哥(Chicago)》2002


紧凑流畅的剪辑使爵士歌舞和剧情推动地无缝衔接与交叠,使第一次看的我一扫对歌舞片那些歌舞表演嵌入情节发展过分生硬的偏见,从来都不会觉得莫名其妙唱跳起来让人跳戏。

无聊的劝说变成了爵士,冗长的自白变成了爵士,悲戚的诉苦变成了爵士,狂暴的骂街变成了爵士,,所有的表演都成了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使每一首单曲都具备画面感,私认为单单凭借这一点,就超越了以爵士为主题的歌舞片《爱乐之城(LaLa Land)》。

Come on babe,

We’re gonna brush the sky.

I bet you luck Lindy.

Never flew so high,

‘Cause in the stratosphere,

How could he lend an ear,

To all that JAZZ.

-<All That Jazz>No.from<Chicago>

 

*《芝加哥(Chicago)》1996


爵士乐不等于小资,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产物,虽然全世界的唱片公司都把它归类为古典音乐类别。但在爵士乐全盛的1920年代,它属于翻盘音乐,如同五十年代的猫王、60年代的Beatles、70-90年代的邓丽君,是教人学坏的音乐,比靡靡之音还罪加三等。音乐的本身是给听众带来感官享受,让你的内在产生主观联想和冲击,而不是那些古板的关键词可以概括的,这么说吧,Louie Austen的复古Disco&电子<Glamour girl>也能让人联想到雅痞老绅士在街角咖啡厅赞美窗外丽人。



作为追求艺术表达的爵士乐,它的兴起和衰落脱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工业制造革命和唱片工业体系逐渐完善所制造的低成本环境;一个是二战之后美国城市中逐渐确立的黑人社区(Ghetto)。前者让音乐得以跨越阶层,后者让音乐能够孕育出新的生命,成为家族传承,人与人的纽带。这样的环境后来成就了嘻哈,爵士也得以在商业压力和创新群体革命野心的催促之下进化,爵士成为了“大众”,嘻哈成为了“小众”。

近年来比较火的爵士乐相关的电影属《爱乐之城》和《爆裂鼓手》无疑了,《爆裂鼓手》里的费莱彻要求核心队员记谱,《爱乐之城》里高斯林说你看台上的乐手都在各玩各的,他们吹奏的音符在相互碰撞,这都是真实的,这也意味着,爵士乐是自由的。

 

*《芝加哥(Chicago)》2002


在我的认知里,经典爵士乐等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浮华享乐的市井万象。

一战后的二十年代,因美国经济的一片欣欣向荣被美国史学家称为“新时代”,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繁荣的经济带来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信仰危机。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名利成了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繁华掩盖下的是人们的精神空虚堕落和两性关系混乱。但是横行的芝加哥更是美国社会一切罪恶的渊薮。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对名利的季度贪婪,追蝇逐臭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媒体,空虚无聊八卦好事的人群,善恶颠倒。

Ah, there ain’t no gentlemen,

That’s fit for any use.

And any girl’d touch your privates, for a deuce.

And even kids’ll kick your shins and give you sass.

And even kids’ll kick your shins and give you sass.

Nobody’s got no class!

All you read about today is rape and theft!

Jesus Christ,ain’t there no decency left?

-<Class>No.from<Chicago>


主旨便正如海报说的那样,如果不能出人头地,那便声名狼藉。

If you can’t be famous, be infamous.

 

 *《芝加哥(Chicago)》1996


一切罪恶在事先已被原谅,一切也就卑鄙地许可了。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924年4月3日,芝加哥城年轻美艳的碧尤拉·安南太太在自己家中枪杀了情人哈里·卡兹泰德,随后等来丈夫艾尔伯特,告诉其哈利入室抢劫意图不轨才举枪自卫。死亡、性、欲望、背叛,所有周边杂志关心的八卦元素都集齐在这桩命案,一经披露,便立刻登上了各大报纸杂志头条。碧尤拉也从默默无闻的洗衣女工摇身变成公众眼里的红人。

就在这桩命案的一个月前,芝加哥城38岁的女歌手贝尔娃·盖特纳被指控用同样的手法谋杀了其情人沃尔特·劳。两位凶手被媒体塑造成了一对“牢狱姐妹花”,两人后续的命运也成为了百老汇著名歌剧之一《芝加哥》的故事原型。

所以《芝加哥》是一场毫无疑问的女人戏,区别于国内热衷的大女主戏,它没有爱情戏份。混乱而罪恶的社会,反叛而嚣张的爵士,是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主基调。

Stay away from Jazz and liquor, 

and the man who play for fun.

-<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 No.from <Chicago>


各种题材的电影都惯用爱情作为剧情点缀,甚至以爱情作为最终救赎,好像真的世界处处充满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充满爱,多么自欺欺人的主张。《芝加哥》的出色在于非常现实,没有半点歌颂爱情,甚至对爱情有点嘲讽意味,辩护律师Billy Flynn登场时的那首<All I Care About>,句句都是反话,告诫那些被爱情洗脑,梦想着靠爱情走天下的女人们醒醒道:真实世界内爱情只是都市传说,大部分人拥有的是欲望和实现欲望的能力。


“All I care about is LOVE.”

...没错,这就是《忠犬八公》里的爷爷

*《芝加哥(Chicago)》2002


除去凶案发生过程,剧情始终围绕着律师Billy Flynn如何想方设法让有明星梦的Roxie成为舞台上的明星从而脱罪,这个舞台是整个社会。Billy捏造了Roxie身世和杀人动机,借助新闻效应让她一夜成名,由一个杀人凶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受人同情的无辜的弱者。

《芝加哥》无论是歌剧还是电影都始终贯穿着“大娱乐家精神”,顺着这个概念,剧情被贯连,人物被充实,同样的由这个概念,三个主角的形象到最后都被拆解。什么是“大娱乐家精神”?表现在律师Billy Flynn的道貌岸然,爵士歌手Velma Kelly的血刃亲人,Roxie的爱慕虚荣,结局也完满乃至荒诞。

除了主角之外,其余任务都扭曲到变形,丧失了理智和情感,该专业的不敬业,该美丽的用力过猛,都变得猥琐渺小,滑稽可笑。从律师Billy到“无辜的加害者”Roxie,从新闻记者到法庭审判官,从大众明星到追星族都成了揶揄调笑的对象。


*《芝加哥(Chicago)》2016

What if your hinges all are rusting.

What if in fact you are just disgusting.

Razzle dazzle em.

And they will never catch wise.

-<Razzle Dazzle> No.from <Chicago>


开场是一首<All That Jazz>,欢快又讽刺,主唱是刚枪杀了情人的满手鲜血的Velma Kelly。

而故事开始的时候,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正在实行禁酒,芝加哥当道,在美国通俗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三十年代的上海,主要以偷运酒为主。

诚实善良在那个时代的芝加哥反而变得可笑,痛苦和不幸成为了开玩笑的对象,人们的处境变得冷酷而荒谬。人们不再天真有理想,不再有崇高感和悲剧感。面对自身这一现实处境,人们甚至没有愤怒,只有麻木,就是Roxie的丈夫Ames。

“后现代不再狂躁,他在冷漠的视界中,展示了后现代艺术家眼中那恐怖和卑微的世界。”

-《走向一种后现代概念》伊哈布•哈桑


但在这种表面平静中,却蕴藏着内里的冷嘲戏谑和结构。戏笑皆一切,一切皆戏笑。

A human being is made of more than air.

With all that bulk, you are ’bout to him there.

Unless that human being next to you.

Is unimpressive,undistinguished.

Mister Cellophane,should have been my name.

-<Mister Cellophane>No.from <Chicago>


*《芝加哥(Chicago)》2002


其中有一句歌词:“谁说杀人不是一门艺术?” 我几乎要疑心“凡艺术即杀人。”当然不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般直接,而是一点一分地浸透我们的内心。教科书中总说,艺术是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但《芝加哥》的艺术是为“假丑恶”服务,也是为其衍生的。无可否认它把反讽的匕首包裹在了艺术华美芝加哥灯红酒绿的华袍里,显不出图穷匕见的杀伤力来,乍看下所批判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就转变成了广大观众处世的金科玉律。

形而上的道德其实是一种世俗无比的手段。它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人类谋取“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让大部分人类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具竞争力的一种自制规则。这种道德跟“世俗”的对错是非都无关,跟提升人类精神境界也无关,它所附属的“文明”只是为了帮助人类在地球五中竞争时取得绝对胜利。人类文明包括各种艺术最初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让人类的灵魂高于其他五中,而是为了粉饰“丛林法则”,更好地奴役其他物种。从目前毫无节制地索取生存资源来看,受所谓文明和艺术熏陶多年的人类灵魂,在所有物种中其实是最丑恶的。

所以,与其用那把匕首刺向他人道德肮脏的灵魂,不如留给自己当做谋夺世俗福利的凶器,以艳俗登场的《芝加哥》可能还可以解读出更多意味深长的结论。

They’re gonna recognize my eyes.

My hairs,my teeth,my boobs,my nose.

From just some dumb mechanic’s wife.

I’m gonna be Roxie.

Who says that murders not an art?

-<Roxie> No.from <Chicago>

 

黑发叛逆Velma Kelly,金发愚钝Roxie Hart

 *《芝加哥(Chicago)》2002


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民都爱玛丽莲·梦露。经济衰颓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金发尤物丰富肥臀更能鼓舞人心了。思考让人新生烦躁,于是选择那些轻松的肤浅的可笑的娱乐来打发时光,例如把脸涂黑假装黑人表演的Minstrel show和美艳大腿舞。

音乐本来源自声音和语言,《芝加哥》把声音和语言完美地融合在了爵士里,或者说是丝滑地由声音语言过渡到爵士,然后成为整体音乐里反复出现的主题,成为音乐的叙事结构。,成为这座娱乐至死的城市最大的笑话。背叛,谋杀,谎言,欲望像美妙的爵士乐一样,日复一日供养着这种城市贪得无厌的八卦胃口。

You’ve read about them in papers and now here they are!

Chicago’s own killer Dillers.

Those scintillating sinners.

Roxie Hart and Velma Kelly!

-<Nowadays>报幕 from <Chicago>

 


 *《芝加哥(Chicago)》2002


2002年内的电影版《芝加哥》是一部上乘之作,撇开所包揽的所有奖项,基本还原了音乐剧里的每一首歌,包含商业片所具备的多种元素。“电影是一种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马塞尔·马尔丹)凶手与女星,嫉妒与阴谋的情节设置使得片中剧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该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好莱坞色彩浓厚,从造型、剪辑到声音的优质要求使得让其成为一部符合工业标准的作品,结构紧凑,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在色香味俱佳的感觉拼盘中感悟深层的社会内涵和强烈的批判意识。



 *《芝加哥(Chicago)》2002


片中大量的歌舞表演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观赏性,在那充满着动感诱惑与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中洋溢着激情。百老汇的歌舞剧总是喜欢歌舞升平的调调,最后虚荣的Happy ,在华丽的终场歌舞,导演还不忘来一记黑色幽默:“In fifty years or so, it’s gonna change, you know. But,oh, it’s heaven.NOWADAYS.”她们刚唱完,就到了美国股市奔溃的1929年。

就像提及北京联想到打拼,东京联想到迷情,巴黎联想到浪漫,我也先入为主:芝加哥遍地爵士与伏特加。


 *《芝加哥(Chicago)》2016


电影版的唯一遗憾是无法还原音乐剧中现场乐队的盛况。

百老汇版音乐剧里,。事实上一部以爵士乐为主题的音乐剧怎么离开现场演奏的烘托呢?

“位于49街与Broadway交界处的Ambassador剧院并不大,五百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这座有些年头的剧院设施略显陈旧,座位也并不十分舒适。

不过一旦灯光照亮舞台,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其余一切就都不重要了。

- 乔安


真想到百老汇现场看一回啊。









全世界只有0.00000061%的人关注了#Jacinherboat

你 真 是 一 个 特 别 的 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