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今天年满62岁了!听完这十首歌,你更能理解“乐坛教父”的分量

2023-05-10 14:56:27

在怀旧君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童年》这首歌。轻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让我无比喜爱,也曾对歌词中的“诸葛四郎和魔鬼党”是何方神圣感到好奇。

为什么经常能听到?彼时,地方台有个神奇的栏目叫做《点歌台》,属于“收费服务”,你想为谁点歌,还可以打上字幕,“祝某某某生日快乐”,“祝某某某乔迁之喜”,“祝某某某新婚志喜”等等。


于是《童年》的“上台”频率,就变得很高很高;另外还有一首频率很高的上台歌曲,是《明天会更好》。


当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谁是罗大佑




 
 
 
 
 
 
 
 


第一次知道罗大佑的名字,源于《东方之珠》。在香港回归前后,这首歌的热度顶了天,虽然这其实是一首旧作。词曲一栏中,“罗大佑”三个字让人炫目。“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这样长,却深刻到底、优美到底的歌词,我以前从来没见过。

妈妈笑我:“你小时候会场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也是他的歌啊。你就跟着你舅舅学着唱:‘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是吗?那为啥我印象中会唱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是《潇洒走一回》呢?但确实,《恋曲1990》对我来说简直熟透了,感觉这旋律从记事开始就一直存在。


我甚至家里翻出了一盘翻唱磁带,《最新流行卡拉OK带》,那里面词曲和歌手连署名都没有,然而“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搞不懂这沧海为何会变成桑田”这样的歌词,直觉告诉我是罗大佑写的。


 
 
 
 
 
 
 
 


彻底被他折服,我已到了“就在那多愁伤感的初次流泪的青春”时节。

在语文课上,学着余光中的《乡愁》;回到家,听着罗大佑为余光中谱曲的《乡愁四韵》,泪眼婆娑。诗歌本身的震撼,加上罗大佑苍凉的嗓音和悲怆的配乐,让海峡对岸的乡愁愈发明晰,“痛着你的痛”。



我在可支配的课外时间翻出了他的好多旧作。《未来的主人翁》,这首80年代初期写的歌,我高中时初听,觉得似乎就像写的是当时一样;如今再听,又像是写的是现在一样。这种感觉,相当奇妙。和我同龄者在当时多半未听过此歌,直到2005年的超女,李宇春在某一场晋级赛中唱了这首歌。瞬间,我增加了对她的好感。



《现象七十二变》《亚细亚的孤儿》给我带来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就像是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骚,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高中之前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是流行歌几乎等同于爱情歌,从没想过流行歌曲也能像罗大佑这样振聋发聩。家国之叹,河山之悲,在他的歌声中,一一呈现。

还有《皇后大道东》!同样写香港,这首歌和《东方之珠》的对比实在太鲜明了。“97前”,作为对一个特定时代描述,真是冷静深刻到了骨子里,;但歌曲的旋律,却欢快跳脱,反差萌不正是如此吗?《皇后大道东》作词虽然是林夕,不过夕爷有言道:歌词创意还是大佑的。

然而,他写情,也同样动人心魄。《恋曲1980》,光第一句“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就已然嗅到了爱情最终飘散的怅然;《爱的箴言》春夏秋冬皆是情话,风花雪月同证爱意,这情歌太美!

2004年,我也有机会在第一时间买到了他的唯一一张专辑——《美丽岛》。他成名太早,从我喜欢上音乐起他就在乐坛顶峰太多年了,所以,没赶上那个时候。然而,那张专辑,对于高中的我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



多年之后,《绿色》和《阿辉仔饲了一条狗》等歌曲,随着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增加,才有更深的体会。那张专辑中有一首歌《停不住的爱人》,据说还是写给前妻李烈的,只是当时我不明白。


罗大佑,在我看来,早已不能用简单的“音乐人”三个字去评价了。“弃医从文”的不止有鲁迅,还有他;而他的一首首歌曲,也呐喊出了对着家国社会的忧思、彷徨和期盼。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身在流行乐坛,却已超脱于圈外,用更大的格局,影响着两岸三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中国人。




今天,7月20日,是他的生日。他已经年满62岁了。不过,他看上去依然充满活力,依然年轻。


祝这位深深影响过怀旧君价值观的男人生日快乐!




下面列出的十首歌,相对而言是怀旧君最喜欢的。


其实,感动、震撼过我的罗大佑创作,又何止这十首?


或许这十首歌中,同时也有你们喜欢的。排名不分先后。



《乡愁四韵》

在海峡的另一端,“乡愁”究竟是怎样的?


小时候不懂,初中时学到余光中的《乡愁》时仍然体会不深。然而,读到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痛彻心扉。


“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位生于南京的诗人,用四个意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也描绘了对于故土深切的思念。




罗大佑为《乡愁四韵》谱写了曲子,编曲的力度更甚于演唱。简单一把木吉他,“弦弦切切”中插入苍凉的声线,闻之泪下。

几乎在听这首歌的同时,我突然理解了叶佳修为潘安邦写《爸爸的草鞋》一曲,蕴含了怎样的深意。

同是学《乡愁》的那一年,祖籍武昌的任贤齐在《一个人任贤齐》专辑中收录自己所创作的《老张的歌》,讲述的,是同一种心情。

《光阴的故事》

我初识此歌,其实和足球有关。《足球之夜》有一个传统,每年的中国足球总结,都会剪辑一首MV出来,而配曲万年不变,即《光阴的故事》。


听到这首歌的那一年,是健力宝小将们学成归来,辽小虎展露头角的一年。至今记得大羽青涩的面庞,他们都还是孩子。


光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足球之夜》的传统并没有变,《光阴的故事》这首歌,却早已深深印入我的脑海。




“三大段”可谓开创了乐坛先河,直白的遣词造句却动人心魄。乐坛找不到第二首歌,能这么深刻勾勒出青春的样子。


时至今日,说起青春的歌,又怎能绕开《光阴的故事》?


《现象七十二变》

用一个个“现象改变”,刻画了当时的台湾社会百态。看似讲台湾,其实放在华人世界的任何一方都适用。直到如今,这些“现象”,也依然在发生着。


给我带来最大震撼的两句歌词——“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就像是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骚,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记得前些年,有新闻报道《现象》歌词登上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课本的《诗歌篇》。课本对于《现象》的评价是:“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罗大佑为《现象》写的歌词应该并不仅限于《未来的主人翁》专辑中的。在他那场开“个人演唱会先河”的live中,他唱《现象》,歌词竟全然不同。有人认为那是即兴发挥,如果当真如此,那么罗大佑的现场“出口成章”的功力实在强到无以复加。

在这里可以提另一位歌手,郑智化。同样讲社会百态,郑智化在《大国民》一曲中则更加放肆,直抒胸臆,令人震惊。

《亚细亚的孤儿》

对这首歌,解读有很多种,其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是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台湾被世界孤立,看不到未来之下的人心惶惶。那时候的台湾,既有来自对岸的压力,岛内还蔓延着白色恐怖,两岸相隔的“中国”之悲怆,当年的台湾同胞理解最深。


台湾在当年有很多类似创造背景的歌曲。叶佳修曾作《我们都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怀旧君在音乐课本上学过;将“断交”事件作为由头,回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苦难,写就了《龙的传人》……



这首歌后来被电影《异域》用作主题歌,也很贴切。电影描述了内战过后,,他们身在异乡,在历史的大洪流下,回国无门,活脱脱成为“亚细亚的孤儿”,这同样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盲聋》

这首歌比较冷门,大多数人恐怕没有听说过。怀旧君喜欢的首要原因,是曲子。曲子太带感了!


尤其是当罗大佑在演唱会上唱起这首歌,完完全全的摇滚现场。




再看歌词,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情绪似乎也不止一种。我对歌词的理解,是针砭时弊的讽刺歌曲,讽刺了人们让欲望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真实的自己,丢失了信仰和尊严,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又盲又聋的病态。

同样,这首歌拿到现在,依然振聋发聩。

《滚滚红尘》

终于说到他的情歌了。他最好的情歌,在别人眼里或许不是这首《滚滚红尘》,但在我眼里,是。


《滚滚红尘》是一部由三毛创作剧本,由严浩导演的著名电影,罗大佑写了主题歌,陈淑桦演唱。



罗大佑在这首歌中,写情没有羁绊在红尘小爱中,而是在一个更广的视角,更悲天悯人的态度,在历史洪流中唱出了世间情怀。“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一阕清歌,诉尽人世间悲欢离合。

可惜,《滚滚红尘》在电影之外,还是留下了悲剧的结尾。电影获金马奖12项提名,并斩获了8项大奖,却未能使三毛获“最佳编剧”——在这部电影中,三毛付出的精力最多,然而故事中的意识形态之争、,让不懂人情世故的三毛,独自面对各方面的谩骂和压力,为她最后的,埋下了伏笔。

悲呼!

《追梦人》

随着91版《雪山飞狐》的热播,凤飞飞所演唱的片尾曲《追梦人》自然也家喻户晓,成为传唱度最高的金庸剧歌曲之一。


这也是怀旧君最先会唱的两首金庸歌曲之一,早过83版《射雕》。


然而,这首歌其实纪念的是三毛。



刚才提到,罗大佑和三毛在《滚滚红尘》中有过合作,罗大佑很欣赏三毛,对于她的死,自然也非常悲伤。于是,这首致敬之作《追梦人》出现了。

其实,《追梦人》和另一首早已发表过的歌曲《青春无悔》歌词几乎一样,但罗大佑加了四句歌词,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而这四句,正是描写三毛的。

《恋曲1990》

这首歌收录于《爱人同志》专辑中的歌,烂大街。之前我也说过了,这可能是我最早学会的一首流行歌曲。


烂大街在这里并非贬义词。前两天李志也说过,歌曲的好坏和“烂大街”没有必然联系。




作为罗大佑最著名的一首情歌,这首歌无疑是好歌。好到什么程度?


写情,全篇没有出现一个“情”字;说爱,全篇没有出现一个“爱”字。


但生动细腻的歌词描绘,轻快中带着淡淡忧伤的曲风,在一片诗意中让人体会到了浓烈的爱情。


这是写情歌的最高境界。


《明天会更好》



这是开创了群星演唱同一首歌的先河的公益歌曲。1985年,全台湾最顶级的歌手音乐人,一起推出了这首名垂青史的歌曲。


和此盛况相对应的,是过了一年之后的“世界和平年”,中国大陆的顶尖音乐人共同唱起《让世界充满爱》。


《明天会更好》在内地广为流传,在怀旧君做学生那些年所经历过的合唱比赛中,总有一些班级会选择这首歌,名次一般都还不低。

其实,这首歌一开始词曲都是罗大佑写的,后来,歌曲的制作人李寿全觉得部分歌词略显“灰暗批判”,不太合“明天会更好”的基调,所以参与制作的人你一言,我一句,就改了一部分歌词。

罗大佑本人满意吗?好像不太满意:“歌词怎么改成了这样?”

然而,这首歌最终版本,还是定了修改版。确实,这首歌充满了阳光和正能量,只可惜,《明天会更好》本来歌词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不得而知咯!

《童年》

这或许是罗大佑所有创作中传唱度最高的一曲。


这首歌的出现,其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他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年,才最终成型。而他自己的童年,也未必就很快乐。




当年,罗大佑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自己从小到大考了几百次的试,正是在这种状态下,罗大佑才更加向往童年的生活。“我家街边有棵榕树,在歌词中我把它移到了池塘边”,罗大佑一边述说着在读医科大时创作《童年》的过程,一边半开玩笑地说:“我前期的许多作品都是上学时完成的,我可是经常地逃课哟!”

不过,像《童年》歌词里唱着的那样没心没肺,快乐生活的日子,随着人渐渐长大,也渐渐远去了。


每过数年,重新听起《童年》,总会有更深的感触,会让人在罗大佑细腻的笔触中,去追寻那曾拥有青涩的时光。


END



戏说当年  ID:hjxsdn

几首老歌,几部老剧,若干故人

因为曾经感动,所以无法忘怀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戏说当年”


怀旧君在流金岁月中

带大家追忆昔年光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