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Club活着,但是它已经死了.

2023-05-10 14:56:27

摇滚,民谣,嘻哈之后,如果再火一种小众音乐风格,那他只能是电音。

,也能灭了嘻哈。因为嘻哈从地下到膨胀,就一档节目的周期。


1986年崔健在工体的《一无所有》开启了中国摇滚从0到1的八年长征,然而94年红磡巅峰之后长达23年,

近年来步履阑珊的摇滚圈玩的更深层。跑偏的粉丝会为了大张伟的抄袭而跟质疑者对骂,吃瓜群众对摇滚最新认知,或许是逃跑计划乐队一首堪称摇滚界Faded的《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而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在欧洲非华人市场大获成功在国内鲜有人知,摇滚在大众的面前始终停留在浅显的表面。

随着95后逐渐长大,摇滚在主流面前基本断层了。今年DJ MAG百大第一Martin Garrix在平昌奥运会的演出让东亚民众确切地感受到电音的时代来了,资本早已纷纷涌入,百花齐放。


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泰国等在音乐节数量,DJ巡演场次来看,近两年都是呈成数倍增长。因为电音的野蛮生长没有具体时间轴,他是市场外面一只无形的推手,以至于至今中国都没有一份算得上完整的电音统计专业报告。

所以电音究竟是厚积薄发还是虚假繁荣?

国产品牌伤亡惨重,风暴折戟沉沙。日落春浪飞蛾扑火,丛林电音节九死一生,好在最后举办成功并累积死忠无数,为品牌打Call。


Ultra,Creamfield,Life in Color已经宣布进驻中国。今年 EDC, DWP, Transmission,Daydream也要一起掀起这场腥风血雨。即使Tomorrowland哪天突然官宣被刷屏,对电音粉丝来说也不再是一个天大的事儿。

音乐节太多,反而怀念刚喜欢上Rave的日子。

今年,三亚牵头的三亚ISY音乐节一度成为热搜,但热搜内容大部分偏离了电音文化本身


4月份深圳蝙蝠音乐节的阵容像汉堡配油条,嘉宾Datsik无奈被各大KOL和公众号爆出陷入并与自己创建的BASS厂牌分道扬镳。EMP音乐节则重心转战室内现场,草莓和迷笛的电子音乐舞台始终不温不火,乐杜鹃音乐节更是走向了三四线城市。

有的资本家找到了捷径:

花3年的开销养个品牌,不如直接买下一个IP


比起找无数气氛组和网红炒作新品牌,

抄袭或者买下一家百大俱乐部的IP何乐而不为。

DJMAG排名全球第二的伦敦Fabric会在中国水土不服吗?


深圳南山区滨海大道一路之隔,

两家全国最具差异化的电音俱乐部/夜店就是很好的对比。


两个不同的品牌战略,分别走向了文化和商业的极端。


一家主打Bass和青年先锋文化的电音俱乐部 —— Sector(A8音乐大厦) (2月3日宣布暂停营业)


Sector的模式是对是错,已经无从检验,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生不逢时。它算中国电子音乐进程中一个值得尊重的名字。无论是主流还是Underground,Sector让更多年轻人体验到了有差异化,极具辨识度的极致锐舞文化。

2017年5月18日周四,Saymyname在Sector的现场


一家则是网红齐聚,一卡难求的夜店巅峰——BBR


Club BBR,数年的酒吧运营让莉莉玛莲集团精干的管理运营团队对商业和派对文化的把控运筹帷幄,营业额一度连续打破亚洲记录。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数年激烈的市场洗礼,才能成为TOP ASIA CLUB。

Hardwell最新一期的电台封面就是BBR现场照片


不想走在时代的前端披荆斩棘,面临随时失血过多的风险,比拼商业模式又很难在众多老练的团队中迅速脱颖而出。如果买进一个国外的知名CLUB IP,这不是都解决了吗?


Fabric Come to China?

Fabric荣获两次DJMAG评选全球百大Clubs两年荣获第一,两年荣第二(2017年荣获第2)。2016年被伦敦政府关停,2016年伦敦Raver发行了一场SaveFabric的请愿,腐国人民很愉快的就答应了重开,当然前提是需要遵守更新的法律,加强安保。

重庆的山寨Fabric

重庆因为山寨Fabric成为DJMAG和Billboard相继报道的笑柄。

这次的神秘H5流出,让人遐想无数。是否授权的疑问和Babysonic低音舞池都吸引着Raver们的好奇心。

即使拿到了授权,舞池里也很难确定看到的不是气氛组,卡座香槟在Fabric变成主旋律不用奇怪,毕竟要开的地段肯定是黄金区域,生存问题首当其冲。


很多人看到H5标题的时候脑子第一个想到上海,然而..

深圳不是电子音乐节的福地,但绝对是Raver的福地。
众多Club中,有商业巨头BBR, Face等,Underground的Club有Oil, SKA(peacock)。
从刚结业的Sector, Taka开始,到黄金时期的Pepper甚至追溯到TRD,派对是这座城市的符号,有趣的灵魂需要在派对上相遇。

深圳OIL CLUB - Unchained Drum n Bass现场 

2016年12月之前还没有Sector, BBR(当时未改名),上海就有了 Arkham, Shelter(永久关停),MYST, M2等。听说未来深圳即将新开许多夜店,是千篇一律还是群魔乱舞,我们拭目以待。

搬迁后的ARKHAM仍是中国特立独行的CLUB文化代表


小编希望所有喜欢的艺人来中国只有这两站。


文化是无法靠金钱买到的,品牌和精神才是一个文化的灵魂。

是否厚积薄发,就看未来如何去同质化,而不是一味追求成功的案例和砸百大的资本战略,因为比砸钱你永远比不过王思聪。只有缺的,才是好的。

Armin Van Buuren在中国某酒吧现场


无论Shelter还是Sector,

即使倒了,精神还在。


上海Shelter换了地址也换了名字,

以ALL CLUB的名义涅磐重生。


有的Club活着,但是它已经死了。

有的Club死了,但是它还活着。


SECTOR 2.0

(Pop-up Live Project) 


一支穿云箭

千军万马来相见


我:"师傅,送我到A8。”

师傅:“大半夜去A8干什么?”

最后送上Datsik中国首演视频回顾,

2017年 Datsik中国首演@深圳SECTOR


▲向上滑动


新青年娱乐指南

Youngdumbs



新浪微博

建设中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