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听爵士·上海乐迷篇

2023-05-10 14:56:27


《我在现场听爵士》

上海乐迷篇


"There are some people that if they don't know, you can't tell them."

——Louis Armstrong



Blue Note Beijing乐于分享令人愉悦的事物给有共鸣的人。从今天起,我们来分享一个系列主题内容《我在现场听爵士》,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爵士乐迷一一与您分享他们在爵士乐现场的故事。




今日分享者


几兀 
所在地:上海



直肠子的双鱼女

爱即兴的规划狂

无爵不欢的夜猫子

独立爵士音乐刊物「即兴」主编





对乐迷来说,选择赴约,

归根结底看lineup最重要。

说是“一期一会”,真是一点不为过。


在上海听爵士,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笼罩在国际都市的洋气光环下,坐拥中国TOP3的爵士现场品牌(传闻即将集齐),中国最大的爵士音乐节,古典音乐厅对爵士乐的友好态度,日本友人拉面店里的硬波普……上海,确实是一个有爵士基础和氛围的城市,但大众喜爱的究竟是音乐本身,还是以它为背景所营造的气氛,这点真的很难说。

 

偏氛围或偏音乐,需求决定供应。于是,对那些兴趣点在音乐本身的乐迷而言,在上海听爵士,就要睁大眼睛了。不过回顾2017年,我在上海亲历的爵士大师现场毕竟还能数超五根手指。这距离“国际水准”也许还是望尘莫及,但对一个坐标国内的爵士爱好者而言,在上海听爵士,总体还是比较幸运。



来自意大利的Enzo Favata三重奏,撒丁尼亚的秘境之旅,2017

Enzo Favata (sax), Salvatore Maiore (db), Marcello Peghin (g).



媲美《蓝色狂想曲》的现代爵士交响《丛林》(Jungle):

Wynton Marsalis携林肯中心爵士乐团与Alan Gilbert携纽约爱乐乐团,

来自爵士和古典的巅峰联手,2017




和很多国内乐迷一样,微信公众号仍是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几乎所有的爵士场地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比较正规大型的场地往往同时运营官网和微博,演出信息一般会在这些线上平台提前发布。资深乐迷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音乐本身的了解,就足有能力从一张30天的场地演出月历表中筛选出符合自己口味的演出。但对其他人而言,也并非无从下手。一些上海的爵士场地会在自己的月历表中,标星注明场地方的演出推荐,或在微信公众号上以专文的形式进行介绍。少数比较专业的,会印制当月节目册免费向公众供应,以专页的形式列出重点演出及相关信息,这种做法和古典音乐厅倒有几分相似。

 

不过,音乐场地间往往有不同的运营理念、音乐口味和管理团队,这在爵士呼声多而杂的上海显得尤为突出。判断一场演出是否值得赴约,“耳听八方”特别重要。独立爵士音乐刊物《即兴》每月初都会发布一期中国爵士演出指南,将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外来爵士演出一网打尽,其中不乏京沪爵士现场的预告。从推选到评介都很用心而且有态度,即兴指南已经成为不少乐迷衡量演出的参考。




解Lineup很重要!


赴约前,做点必要的功课有助更好地get现场的嗨点。但在非独奏的演出中,多数人毕竟还是奔着bandleader去的,往往就忽略了其他可能并没有那么大名的乐手。包括少数场地在进行演出宣传时,有时也会遗漏lineup信息。但看lineup,其实相当重要,这也是我在做功课的第一步。

 

不了解演出当天的具体lineup,音乐会前的其他功课基本事倍功半。不同于古典或摇滚等同样会以乐队形式上台的音乐风格,爵士乐的lineup往往要灵活多变得多。乐队中最出名的乐手可能想象了这场演出的上限,而lineup却暗示了它的下限。Lineup透露的是两个信息:几个人(编制),和谁演(阵容),对一场演出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一直到大乐队,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编制”。同时,爵士乐有一个特点,即N重奏的队友是可以更换的,灵活的团队其实也赋予了更多即兴、更多jam的可能。




Kurt Rosenwinkel三重奏,

和一年前的独奏截然不同的一种存在,2016 

Kurt Rosenwinkel (g), Dario Deidda (b), 

Joost Patocka (dr)




Brad Mehldau (pf) 和Joshua Redman (sax) 

二重奏新专《Nearness》世界巡演,上海站,2016




 Aaron Goldberg Trio ft. Joshua Redman,

美国中生代当代爵士萨克斯TOP 3,2017

Lineup: Joshua Redman (sax), Aaron Goldberg (pf), 

Matt Penman (db), Gregory Hutchinson (dr).



举两个实例。曾几度前赴美国当代爵士著名吉他手Kurt Rosenwinkel的现场,他在独奏和三重奏音乐会中的表现截然不同。独奏现场给人更多超前甚至有些激进的感觉,音色上变幻无穷,令人耳目一新;而三重奏则相对偏重和队友在和弦等方面的和谐,在音乐效果上更平易近人。到了巴西音乐项目《Caipi》,他又在现场展现出另一种清新的气质。同样,萨克斯中生代名家Joshua Redman也在不同的编制中给出了不同的发挥。2016年,他将上海作为新专《Nearness》世界巡演中的一站,搭配的是“专辑原配”——拥有三十年默契的老友、当代爵钢男神Brad Mehldau。2017年,他在外滩与Aaron Goldberg钢琴三重奏组成了一支新四重奏,这支四重奏在上海一演就是一周。Joshua Redman在两种编制、面对不同队友所展现出来的音乐语言和“口吻”,以及活力,都不同得很有意思。当然,对音乐家现场表现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天气也可以是其中一个。但能玩遍不同编制,仍表现出有且仅有一面的“poker-face”型音乐家,恐怕在爵士乐里真的不多。



首选演出阵容共同发行过的专辑试听。


演出前,可以适当地挑选音乐家的专辑或其他音频进行预听,了解他们具体的风格。如果考虑赴约的演出,它的lineup恰好是某支已经一起出过专辑的乐队,那就相当于为乐迷提供了做功课的捷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会首选他们共同发行的专辑试听。因为一般来说,在现场演奏曾在集体专辑中练到滚瓜烂熟的作品或借用相关旋律,几率并不低。对于真正想要了解台上音乐家的乐迷来说,也不用担心听熟专辑后,到了现场会缺乏惊喜或新鲜感。值得一生留念的现场,本就应该与专辑不同,甚至超出专辑。而几乎复制专辑的爵士现场,可能连音乐家自己事后都不会倾向发行录音。



  Blue Note 观众  




感谢上海,让我在这些年有机会收获一些值得终身记忆的爵士现场。回看2017年,上海的爵士乐发展经历了新的突破,但也遭遇过不顺。不过有一点值得高兴,所有奋斗在爵士行业的同仁们,尤其是演出方们,都在拿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好的一面,为国内乐迷尽可能争取高质的演出。中国爵士行业最后呈现出的样子,有一大部分是掌握在像Blue Note这样的主办方手中的。他们,是真正将带动这个行业的主力军。




上海现场图/文:几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