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的格局

2023-05-10 14:56:27

曾去过一个像模像样的老式Jazz Club的人,一般会有这样的印象:


昏暗的灯光,逼仄的空间,摆满各种酒精饮料的吧台,为数不多的座位和桌子,以及音乐响起时那诡异而让人头皮发麻的气氛。


我在罗马的时候,穿过西班牙广场向东南方向走,然后上坡,绕来绕去,在一条从主路斜伸上坡的黑黢黢的街道里找到了一个没有招牌的门面。要不是门口两位背着木贝斯的乐手在交谈,我并不能用肉眼察觉到这是一个爵士俱乐部。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纽约,在酒吧开展的爵士乐活动往往都是地下的,在夜晚大都会鲜为人知的的角落中,厌倦了商演的乐手们用一场激烈的音乐运动告诉那些心生反叛的人们:西方世界的旧社会即将过去,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其中被压抑的情绪和个性将得到表达和释放。二十世纪的前四十年,整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动荡:新的科技对旧的社会体系产生了冲击,金融海啸如风卷残云般席卷整个西方,,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性,也消磨了意志......


在一片精神废墟中,自由之花找到了它得以开放的土壤。喧嚣城市的深处,某几个温暖的空间,一群用音乐表达自我的人。


一切都在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音乐上的,而且是深入人心的,更是发人深省的。如果说,当青年男女随着铜管大乐队的轻快律动下一同跳着摇摆舞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兴奋,以及浮华的财富、容颜和享乐对他们的观念所造成的冲击,那么,当在闪电般的节奏下无法起舞的人们被迫正襟危坐,晃动着身躯,并时不时抖动着他们身上可能的关节时,他们感受到的,将是内心观念的彻底解放。


当人们翩翩起舞时,他们的心扉以及思想,远没有在一种迅猛的,迸射出来的,宛如由颗粒串起来的线条般的,驱动着生命不断向前的音乐之下舒张得充分。坐下,点一杯饮料,然后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感受。


收回我们张牙舞爪的戾气,仿佛一个横征暴敛的旧社会领主。要让血液在体内奔腾,沸腾,在心脏的跳动中感受生命本身的律动、能量和生生不息的繁荣。我们生活着是因为我们体会得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独一无二,自身的坦诚与真实。我们活在社会中,带着野蛮的动物性,带着不屈不挠、弱肉强食的生存欲望;同时也带着高贵的神性,带着善良诚实、敢爱敢恨的优良品性——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我们,既低贱,又高贵,既渺小,又伟大。


这就是摩登伊始之时的爵士乐所要告知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转变。


演出开始,我看着乐手们在台上,就好像透过音乐历经人间百态,仿佛是在观看一场悲喜剧——单人的独白,多人的共鸣,甚至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对话都是无需思考直抵人心的。每首曲子听完恍如隔世,感觉自己重新活了一次,灵魂被洗刷得既不过分,也不粗砺,活脱脱一个大写的人。


认识你自己。告别那些虚伪的思辨,有时那反而是一种欺骗。但音乐不会说谎,古往今来伟大的音乐家们把声音塑造成一种可借以表达的艺术,一种依赖于我们去用心聆听和体会的语言。爵士乐把这种语言变得更直白,也更神秘,因为它永远都是在用一种毫不避讳却又精妙的方式向你揭示人类的本质,揭示我们内在的复杂,揭示我们痛苦与快乐的源泉。它是张弛的智慧,是对比与落差的智慧,更是矛盾与和谐的智慧。我们坐着,听着,看着,体会着,思考着,每多一分钟,对自己的体会就多一点深刻。


爵士乐不是大开大合的音乐,它很少向外观望,大都是向内。可谁能说,向内就意味着局限呢?我坐在逼仄的小酒馆里,可我的内心是一片汪洋。世界的格局,抵不上人内心的格局,因为我们可以思考着自己,同时超越着世界本身。音乐只是一个引导我们完成这一过程的声音指南罢了,就像是打开了千百扇窗一样,无数的可能性蕴藏在其中,而你作为听者,自然有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们是现代人,我们要像一个现代人一样去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这,就是爵士乐的格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