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uild the Wall of Noise 重建音墙

2023-05-10 14:56:27

关于

Shoegazing、Post Punk、Noise Pop和Post Rock

七张专辑 其实写了蛮多了


Loveless - My bloody Valentine(IRE) 1991  

Shoegazing


盯鞋摇滚的巅峰之作,五十张最佳盯鞋专辑排行第一。这一张专辑的制作成本高达50万美元,令唱片公司几乎破产,但也创造了一个神话。如果盯鞋只能存在一张专辑,那么一定只能是这一张。我可以毫不吝啬对Kevin Shields和MBV的赞美,他们也的确影响了他们之后的所有盯鞋摇滚乐队。这张专辑上承无浪潮、噪音摇滚,甚至是前卫实验摇滚,下与迷幻、梦泡、车库联系在一起,开创了崭新的未来,也亲手终结了Old School盯鞋。阴郁氛围和纯粹的吉他噪音墙甚至白噪音之下,是你嗅得到的迷幻朦胧的甜蜜。


在录制这张专辑时Kevin没有使用合唱和镶边效果器,一切都完全只有不断地晃动摇杆,而那种类似哇音的效果,也不过是把吉他接在一台加了图形均衡前端放大器的功放上实现的,然后将录出的音轨通过参量均衡器叠加到歌的主体上,再手动调节均衡。,存在的只有噪音,没有多余的旋律线和声效。总而言之,在简单的歌曲结构和效果之中,Kevin和BIlinda把飘渺的人声藏在汹涌的吉他噪声之内,仅仅作为一个器乐声部。让我们醉生梦死,然后升天。





Dedicate to Mind - Glow Curve(CN) 2013 

Post Rock / Progressive Rock


国内我最喜欢的后摇乐队之一,但与常规的后摇不同,他们的音乐实际上又有一种Anti Post Rock的特质。他们常驻北京,而我还从未得以在上海一瞥他们的现场效果。发光曲线总是给我们带来低失真的清脆刷弦音效和充满跃动感的吉他音符,并在一轮一轮的重复、进行之后迎来高昂强烈的爆发。他们的人声清晰、暧昧而又深沉。从这一点上来说,发光曲线与国内很多用很简单的乐句和配器就完成一首歌的后摇乐队不同,他们用更加复杂的编排认真地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无垠和黑暗的星际空间,并出现在我们面前,带着我们遨游其中,但他们却仍然不失国内后摇乐队常有的那种明朗和干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逻辑错位和不成句的词汇与短语之中,我们看得见垮掉派、先锋派、表现主义的影子。


《鲜花圣母》是最舒缓也抒情的一曲,也最具有一种航行于不具终点的宇宙之中的感觉,我们在其中“与虚空对峙,万物寂静”,在低迷的旋律之上,一把吉他的颤音带着迷茫的人类面对未知的恐惧与麻木。在后摇滚反传统的框架之下,他们给出了没有波澜的乐曲进行,最终平静地唱出了代表这一切的那句“不舍昼夜,偏执的运行”。《午夜快车》则用一种激烈快速的节奏,畅快淋漓,飞旋狂躁,创造出击穿一切,冲破布满陨石的星系的景象。而《迷航》介于二者之间,轻盈、迷幻而不失紧张,用“醉如飞鸟,逝如闪电”以形容恰如其分。


发光曲线自己给自己写的乐队介绍也许正用非形容词形容出了他们音乐的力量:

关于完美几何、暴力美学、梦幻实验

关于dance and jump in the night

关于集体梦游、脑内旅行、太空行走

关于断片儿、遐想、走神、失火、震荡、无限轰鸣的黑夜运动会





Oshin - Diiv(US) 2012 

Shoegazing / Post Punk


Diiv,我最喜欢的乐队,没有技术与效果的判别,仅仅是单纯的喜欢。Diiv的歌在无意识之间具有了一种史诗感。灵魂人物Zachary Cole Smith的名字Zachary在中指代被上帝记住的人,而这张专辑名Oshin是北欧神话中的主神。在世界上多种多样的神话体系之中,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北欧神话——在诸神的黄昏,所有的光明都终结,而Diiv的歌就带着这种飞奔而去不舍昼夜的感觉。也正如北欧的极简主义,Diiv的音乐处处透露着简洁、单纯的魅力。毫无疑问,这一张专辑饱含着梦幻、浪漫的气质,但是它却是那么的简单。从始至终只有四个乐器:一个非常后朋的鼓点,一个简单明朗而不会被忽视的bassline,一个作为配角的吉他和一个在Zachary不唱词时带着很干的合唱和一小点的混响出现的悦耳、美妙的吉他,以及Zachary充满烟味和迷糊不醒的人声。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简洁体现在编曲之上,前三者几乎在一首歌中不会有任何变化,而Zachary的吉他也不过是几段旋律的重复罢了。但如此简单,甚至令乐手感到枯燥的编排,却成为了我最百听不厌的一种嗜好。在吉他声响的洪流之中,一个<Oshin>大帝缓缓走来;在两分钟来回旋转的铺陈之后,整首<Air conditioning>只为了那一句“Choke clean cold to cool my thoughts away from you”而存在;<Doused>的人声和吉他贝斯和鼓点以相同的频率进行,把那一段我永远记不住的歌词连绵不绝地发射;然后<Follow>带着我们潜入了深海。





Synthstatic - Skywave(US) 2003

Shoegazing / Post Punk / Noise Pop


Skywave与Diiv一样来自于美国东海岸,但他们的噪音音墙要比Diiv强的多,历史也要早得多。说起来有三支自赏后朋乐队是在一条线上,最初的Skywave成立于1995年,在盯鞋高潮退去之时。在2003年发行了这一张专辑之后贝斯手Oliver Ackermann离队前往布鲁克林,发展成了今年年初刚来中国巡演的布鲁克林盯鞋后朋乐队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而Skywave宣告解散,剩下的两名成员组成了Ceremony,此刻他们正在中国巡演,明天这个时候他们会出现在浅水湾的万代。众所周知,Ceremony是传奇后朋乐队Joy Division留下的绝唱和最终的祭奠,一个半成品的demo。在完成它之前Lan Curtis就了。后来,另一支我非常喜欢的后朋乐队New Order把这首歌最终完成,这也成为他们继承前者衣钵的开始。

说回Skywave,在那三支队当中,我其实对APTBS和Ceremony都几乎无感,然而已经终结14年的Skywave却是我的心头好。这一张Synthstatic总结起来就是,你会觉得乐器在哭,但是你本人却像磕了药地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大概吧,我没磕过)。相比于My bloody valentine或是Slowdive早期的作品,处在21世纪开始时刻的Skywave把噪音变得更加的精致、细腻和集中,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的音乐穿透力变得更强。<Nothing Left to Say>中,bassline在爬行,鼓点迷醉漫不经心,吉他尖利地在空中划过。而<Over and Over>中,你听得到最正宗的后朋的节奏和最经典的吉他合唱,再加上低保真的人声,整首歌的效果干的感受不到一点水分,他们对温润感不屑一顾。<Angela's an Angel>则充斥着最锋利最噪动最不要命的荡气回肠的噪音,让人回想起从Cold Wave 到Noise Pop再到Shoegazing一脉相承的反叛。在其他歌里,你也听得到贝斯超音速的Fuzz机关枪,吉他时而明亮尖锐时而铺底浑厚的失真噪声。甚至,除了那些令大多数人觉得不堪入耳的声响,他们也带来了空灵的女声和更有颗粒感的吉他音色。一张可以循环到死的经典后朋盯专辑。





The Four Trees - Caspian (US) 2007  

Post Rock


"The Four Trees is a majestic journey deep into the imagination--the kind of record that won't quit until it has carefully probed the parts of your soul that delicately ask to be understood and discovere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is is sonic storytelling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s." 


后摇神专之一,Caspian的第二张全长专辑,17年上海草莓我有幸得以现场观看。和Caspian爆裂、激情的Live不同,录音室版本就像是封面所画的那样,充满与“神灵”有关的意识和那种无限向上以触摸无限高空的感觉,又像是坐着船航向海洋的终点和天的尽头。这一张专辑没有那种很丧和颓废的气氛,但却带着Caspian丰富、饱满到溢出的情感,即使一首歌时长超过九分钟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一遍的重复是多余的。


以这首<Moksha>为例,开头的空灵感铺在弦乐之上,音符越来越密,情绪随着底鼓的推进开始层层累积,贝斯和扫拨吉他铺出来而开始把情绪继续往上推动。其后,失真跳出,但也也不会太重太沉令人承受不起,而是收敛于一个区间之内,这种有限的空间分布反而使得情感被固定在一条航线之上,而不是漫布于整个天地之间,似是一种第一人称下直抒胸臆的强烈自白。随后的寂静和再之后加强的高潮则从平推向前变成了往上盘旋,在急促的鼓点之下一切都开始达到顶点。配合着这个封面,升天的感觉喷涌而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和感觉甚至在文雀的歌,诸如《本星》之中也有相同的呈现。






Colour Trip - Ringo Deathstarr(US) 2011 

Shoegazing


Colour Trip is a finely realised record, full of soar-away riffs and pummelling percussion. It squeals in all the right places, squirming under the hefty weight of some serious amplification. Vocals drift and drone, hazy in the background of so much fuzz and fog. It ticks any number of boxes you’d care to propose for this sort of shoegaze-goes-interstellar raucousness, plus dishes out the introspection on comparatively sedate numbers like Kaleidoscope and Day Dreamy. 


SBWR史上百佳盯鞋专辑第37名。同样有幸在2017年的混凝草音乐节得以现场观看。只可惜当时yxc去签名了这张黑胶,而我选择去签了Pure Mood。其实上面这段英文已经非常好地描述了这张给专辑人的感觉,在十分厚的音墙和噪音之内,它仍然得以有着非常优美和抓耳的人声和旋律,比新砖和大部分噪音自赏的可听性要强很多,尽管旋律已经完全被沉浸在了充满烟雾感的吉他声响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鼓点也绝不是简单地向吉他妥协的产物,在一半悠闲一半急促之下,不断牵动着情绪的变化,特别是在现场,当鼓手的黄色短卷发甩在空中,一切都被镀上了斜射的阳光时。总的来说这是一张非常标准的盯鞋专辑,相比于很多欺世盗名假借盯鞋之名行pop之事的乐队和专辑,它真的要真诚很多。




Ocean Rift - Seas of Years(SWE) 2013 

Post Rock


这是这个乐队的第一张EP。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群年轻人在搞的什么新东西,但你可能该看看这句话:

None of the members had any previous experience of playing this genre, all originally hailing from the metal scene and bands like AtomA, Enshine, Slumber, Obrero, Unchaste, Burning Darkness, Mortifera and Insision.


四个乐手都已经是长发飘飘的老金属狗了。生在金属之国瑞典,当他们单纯拿着三大件开始尝试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你却完全听不到了他们身上以前的厄运味(吉他手Jari也是旋律死厄乐队Enshine的吉他手),甚至他们也完全不会像一支后金乐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干净清新和温润细腻。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一个抱着猫慈祥微笑的园长。这张EP毫无疑问可以入选2013的十佳,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牛逼。我在2017年同样有幸得以在育音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演出,如果他们不开始演奏,不了解的人绝对会以为这是一支金属乐队。


EP的名字以及封面都非常恰当的描述了这张EP的感觉——白色,大洋裂谷,深海的午夜洋流。你全然见不到一点乱糟糟或是混杂的内容,他们用绝对干净的吉他贝斯和鼓点,就构成了四首值得反复听下去的后摇佳作。两把吉他在一起绝对不会打架,而贝斯则铺在下方,每当到达“裂谷”的位置却能突然跳出来给人以一耳朵的惊艳。《Habour》和《Surface》充满强大而利落的吉他声线和效果,前者像是海浪在一次次扑上港口海岸,后者则是激荡回旋的海平面;而《Lighthouse》简直是大叔们心底里小清新的那一片处女地,海洋在这里是北欧深邃而平静的峡湾,而鼓手在这里,则是站起来给观众拍了一个三分钟的视频


我一直把海年的贝斯当作是我心中后摇乐队贝斯的典范——低调,绝不主动抢镜,但你也绝对不会觉得它是个根音手而已,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听下去吧,你会喜欢的,无论你喜不喜欢后摇。另外,他们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乐器本身就足以讲述一个没有歌词的故事”。没有风格和标签的限制,也和有没有人声没有关系,我们需要的只是无尽的想象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易云音乐歌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