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 | 伍迪·艾伦的爵士时间

2023-05-10 14:56:27


今天是在纽约的最后一天,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一个月,渐渐开始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纽约是一座慢热的城市,表面上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标志性的帝国大厦和时代广场似乎幻化为这座城市的心脏,但事实上,纽约客们并不承认这一点,属于他们的生活隐藏在中央公园的草坪和湖泊之间,隐藏在璀璨灯火下的一间间爵士吧里。如果不去深入挖掘,用心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很难发现的。


爵士时代是一个黄金时代,在当下的纽约依然可以见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残留。人们对生活有着独特的品味,形形色色的人物汇聚在一起碰撞出火花。这种可能性和积极的态度很好的诠释了美国梦或者说是纽约梦,使得这座城市拥有了别样的魅力。很多人把巴黎和纽约进行比较,同样是艺术之都,同样拥有无与伦比的夜景和丰富的公共空间,也同样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创作者。但这两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巴黎像是活在一种沉湎之中,而纽约活在一种矛盾里。与一百年前相比,巴黎人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但纽约人即使脚步再快,也难掩心里的功利和虚妄感。这种感受如同菲茨杰拉德所说的,逆水行舟,重复着往昔,却奋发向前。昨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In Paris, even in money, you smell art. In NY, even in art, you smell money. 部分认同,但前提是这两个城市都需要有art和money,并且同时尊重二者。这不算是对纽约的批评,艺术从来是与金钱分不开的,这也是为什么除了MET,纽约还拥有Guggenheim和Whitney这样的博物馆,如果说卢浮宫与曾经的王权息息相关,那么纽约的艺术界呈现的则是New money背景下诞生的新贵族和这些新的阶级对于艺术的品味。


出租车司机 ↑

曼哈顿 →


通过电影来观察城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对于纽约,有两个导演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马丁·斯科塞斯,另一个则是伍迪·艾伦。前者是作者出于个人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的想象和追溯,而后者则更为鲜活,以一种讽刺的姿态去书写一座城市和一个社会的风貌。我很喜欢《出租车司机》,结尾处的鲜血淋漓和自我处决十分震撼,同时也描绘了一个潮湿的纽约,地下井不断蒸腾出的水汽,倒映在积水和雨滴中的霓虹灯,看起来很迷幻也很不现实,即使生活在布鲁克林或者皇后区,也是有距离的。可能马丁要塑造出距离感,使得影片格外的冷峻和抽象。但是伍迪·艾伦不同,通过不停的自说自话,巧妙地台词设计,间离效果的营造,空镜头跳接中的城市,他成功的让观者很容易地融入到他的影片中。


《曼哈顿》无疑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城市电影之一,也最为符合纽约的特点,伍迪·艾伦在镜头中引领观者发现了曼哈顿地标以外的美丽和魅力。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Williamsburg Bridge边上的街边公园,或者剪影之下的天文馆、夜色中的中央公园马车。黑白胶片对于光线魔术般的转换,再次印证了它存在的价值。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当中,《曼哈顿》的节奏是较为明快的,虽然大部分作品都以幽默和讽刺见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会从台词里攫取一些较为消极的态度,一些对社会和情感深刻的批判,但是却很少有温情。爱情的虚无和艺术的浮夸,是大多数情况下,电影中呈现的态度,但在《曼哈顿》的结尾,伍迪·艾伦似乎给予观众一些希望,让人们去相信一些可能。这是一种知识分子式的反省,一种与菲茨杰拉德完全不同的负面情绪,后者的忧郁是建立在韶华易逝,同时对富人阶层和新贵族一种洞若观火式的书写上面。这样看来,艾伦作为美国知识分子,这样的讽刺要深刻透彻得多。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是9.11,一个国家的隐痛。但是幸运的是,我惊讶的发现,伍迪·艾伦会在Café Carlyle表演,这是一种狂喜的心情,毕竟能够亲眼见到小老头本人,非常的难以置信。其实,艾伦一直有吹奏单簧管的习惯,他定期会在纽约的咖啡馆和餐厅演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演出的频率越来越少,现在每半年可能会有特定的几次演出。但是地点是固定的,都是这家café,。


这种表演提前定位肯定已经来不及了,八点四十五开始,大概五点半的时候我来到餐厅门口,这时已经有七八个人在排队等待了,被告知如果幸运的话会有吧台的位置。下午去了The Cloisters, 一个MET的分馆,收藏了许多中世纪艺术作品,同时建筑本身被塑造为一座中世纪修道院,上山下山路途遥远,傍晚排队的时候已经快站不住了。好在六点半的时候,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最后一个进来的客人。


点了一杯Martini,一杯rosé, 一杯餐前Bellini, 与身边的意大利舞者攀谈,她是一个伍迪的死忠粉,通过各种舞蹈演出攒钱来到纽约,就为了见一面偶像。对话中的有趣点是,费里尼在意大利似乎异常的有名和受欢迎,其他的新现实主义导演或者安东尼奥尼都没有这样的待遇,《甜蜜的生活》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符号,烙印在意大利人的城市文化之中。就在这一刻,伍迪·艾伦悄无声息地来了。


黑框眼镜,松散的白色卷发,慵懒略带忧郁的表情,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坐在我面前的一个小桌子旁,低头调试着他的单簧管,偶尔与身边的乐手攀谈,完全没有顾及周围伸出的一个个手机和相机对准他的镜头。走到舞台上落座后,他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会做个开场白,只是默默地拿出单簧管,然后准备吹奏,没有任何的言语,也没有笑话、调侃、讽刺甚至是自我介绍。这也是一整晚的氛围,伍迪只抬过两次头,其余的时间他都低着头,闭着眼睛数着拍子,或是望着台下的一个空白处出神,陶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与印象当中那个话痨出入很大,我后来问乐队的其他成员,他们告诉我,他在生活中其实一直是一个比较低调内向的人。又或许,台下这些激动的观众,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又一群傻瓜,听着一个普通的单簧管演奏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乐队的演奏水平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我觉得还好,小号手、钢琴、吉他、贝斯都有出彩的部分,当然大家会特意创造机会烘托伍迪·艾伦的演奏。每当他开始Solo,气氛都会高涨起来,但也许是因为今年82岁的他真的老了,很多时候会感觉到气不是很足,有漏气的时候会产生滑音,反而有一种滑稽的感觉。爵士乐不是循规蹈矩的,而是即兴的自由的,每到一个小节高潮的部分,总会出现伍迪不太和谐却又十分诙谐的声音,从钢琴、小号的环绕中钻出来,相信玩儿了一辈子单簧管的伍迪·艾伦,已经可以很好地利用各种音乐效果了。演出的结尾,安可的部分,乐队一起演奏了《午夜巴黎》中的《Si tu vois ma mére》,以及《出租车司机》的main title,还有一段solo,看着他卖力的吹奏马丁电影的配乐,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电影史上的两位导演,在这里交汇了,一切如同一场梦境。


演出结束,掌声欢呼声哨声雷动,但是伍迪·艾伦却很快的走下了舞台,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激动地说“I love you, Mr Woody Allen. Bravo.” “I appreciate that.”然后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了。走出餐厅,又是一个纽约的夜晚,欢乐的人群还在喧闹着,享受着美食美酒,第五大道灯火通明车来车往,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俯瞰着,时代广场辉映着,哈德逊河和东河的水流环绕着,这里是,曼哈顿。



- FIN -


图文 | 月半

编辑 | 风小杨

IMBd新青年

imbdcinephile

虽逆水行舟

重复着往昔

却奋发向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