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优秀的VR游戏“? 丨VR挑战24小时:思考篇

2023-05-10 14:56:27


文/坏香橙


前文:

VR挑战24小时:废寝忘食,见证VR的真正价值


究竟要满足哪些条件,我们的VR游戏才能称得上“优秀”?


显然,对于VR内容开发者来说,这个问题想必已经困扰了诸位许久吧。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经历过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挑战活动之后,关于“何种VR游戏足以引人入胜”这个话题,我已经可以拿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了——没错,这无疑是属于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但我可以用长达9年的游戏评论撰稿经验作为担保,以下撰写的所有内容皆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除此之外,以下列举的所有游戏皆是我个人购买筛选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有经验的独立游戏爱好者在VR内容消费趋势方面的采样报告。


好了,来听听我的观点吧——


《New Retro Arcade: Neon》


《Audioshield》


《Race The Sun》


倘若让我选择这场挑战中最优秀的非3A级VR游戏(VR版辐射4确实不在一个维度,暂且不论),那么毋庸置疑,上榜的会是这三款作品。


进一步分析的话,《New Retro Arcade: Neon》的卖点可以视作单独一路;《Audioshield》和《Race The Sun》虽然在内容表现方面大相径庭,但在核心卖点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共性,可以视为同一类型。下面,就让我们从这两个方向出发,一起来聊聊“引入入胜的VR游戏”这个话题吧:


1

复杂不是万灵药


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以音乐游戏的标准来看,《Audioshield》其实是一部相当简陋的作品,常规音游当中近乎约定俗成的一系列元素在这里统统找不到踪迹;然而即便如此,《Audioshield》依旧是现阶段把“音乐”视作核心卖点的最佳SteamVR游戏,甘愿在这款“简陋”的作品上贡献数十小时的玩家大有人在,这又是为何?


在我看来,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尽管形态看上去与主流音游别无二致,但《Audioshield》真正的卖点并不在于“准确的节拍打击感”,而是另一项足以让大多数音乐票友为之侧目的新目标:


旋律视觉化。



对于大多数非科班出身、对乐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如何评价歌曲的优劣”始终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一样的乐器一样的效果器甚至一样的谱子,为什么专业乐队演绎的结果就是比业余人士强得多?同样的软件相同的素材库,为什么专业DJ创造的曲目就是比夜市的电音热曲耐听?放在以往,诸如此类的问题足以在各种BBS上留下无数毫无价值的争论,但对于《Audioshield》玩家来说,诠释这个问题的方法可就没那么抽象了:



原本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旋律,在《Audioshield》当中都会变成肉眼可见并且可以用双手去触碰的光球串列;尽管不见得能与所有节拍逐一对应,但曲目创作者在自己作品上投入的用心,对于VR体验者来说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你是经典摇滚的爱好者,还是现代电子乐的Fans,在这份“视觉化”的体验中收获的惊喜都会远超预期:《Sandstrom》为什么会从1999年一路火热至今?Lanx的《Taichi》节奏包含哪些奥妙?《Badapple!!》为什么可以超越同人小圈子的局限把影响力向公众扩散?皇后乐队那些流传至今的名曲为何会让人百听不厌?只需戴上VR头显打开《Audioshield》载入一下这些曲目,亲身体验一下那些精致流畅的光球构成的谱面,所有人都会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


认清玩家的欲望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长处,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可以抛开不计——这就是《Audioshield》成功的奥妙所在,才是《Soundboxing》《Bitslap》和《Music Inside: A VR Rhythm Game》这些可以自定义曲目的VR音游真正的短板,才是以《Beats Fever》为代表、具备更出色画面效果的VR音游无法撼动《Audioshield》地位的真相。


而对于另一款上榜作品《Race The Sun》来说,获得赞誉的理由也是大同小异:支持Steam创意工坊允许自定义内容仅仅是一方面,这款简洁的游戏真正的卖点,其实只用两个字就能概括——


浪漫。



从VR玩家的角度来看,《Race The Sun》的DLC《Sunrise》所呈现的氛围,几乎完全弥补了游戏本体挑战难度略高的缺陷:



斜月三星的紫色夜空下,无数空无一人的奇妙建筑矗立在寂静的水面之上;漂浮在半空中的岛屿周围,有几何多边形构成的长龙蜿蜒游过;当我们掠过高台飞越这些光怪陆离景致的时候,骤然减缓的速度感,换来的是犹如失重的悬空感……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我在2017年体验过的最浪漫的VR游戏之一了。倘若依旧感觉缺点东西的话,不妨试着把此时的BGM换成自己喜欢的曲目吧——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伴随着Trance旋律在月下的海面上飞驰,已经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内睡前的必修课。


好了,以上就是《Audioshield》和《Race The Sun》的卖点优势介绍,接下来,让我们瞧瞧《New Retro Arcade: Neon》这边的情况吧——


2

把DIY的权利还给玩家


毋庸置疑,虽然无缘于大众主流认可但顺利获得了小众玩家狂热追捧的《New Retro Arcade: Neon》,最直接的卖点就是满足了许多成年玩家的“秘密基地”(也就是man cave)情结;不过,如果更进一步具体来说的话,这部游戏的真正卖点可以概括成这个关键字:


恰到好处的DIY空间。


VR游戏发展到现在,之所以很难让玩家满意,厂商所设计的内容很难满足用户预期显然是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我们并不能苛求一个如此年轻的行业在一夜之间创造出面面俱到满足多数派胃口的3A大作——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选择把“定义内容”的权限交给玩家的方案呢?



从产品形态来说,《New Retro Arcade: Neon》其实算是个相当出色的擦边球案例:在国外版权法令较为严格的地区,模拟器属于典型的灰色地带产物,如果直接把相关功能加进游戏本身的话势必会招来不少法律方面的麻烦;正因如此,《New Retro Arcade: Neon》的开发者才会仅仅止步于场景搭建和接口开发的程度,剩下的环节统统交给玩家自己DIY——由此一来尽管招致了许多缺乏经验的新手抱怨,但对于那些久经考验的老玩家(其实也就是目标用户)来说,这种“临门一脚”程度的动手完全不在话下——于是,事就这么成了。



顺带一提,之所以要加上“恰到好处”这个前缀,理由就在于现阶段的VR设备交互模式距离被公众正式接受依旧有不少落差,过高的自由度对于提升黏性与沉浸感并没有过多帮助,反而会让玩家无所适从——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odbox》,单从内容丰富度来看这部作品其实与那些广受好评的沙盒杰作相比并不算逊色,然而叫好不叫座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VR硬件的操作学习成本导致上手难度远超预期显然算是重要理由。利用键鼠DIY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是一回事,利用体感控制器一砖一瓦搭建世外桃源是另一回事,归根结底,至少在目前,指望后者代表的游戏类型能够被公众接受依旧是不太现实的,这也就是同属小众的《New Retro Arcade: Neon》会比《Modbox》卖得好的重要原因。


3

一点总结


自从“VR元年”以来,在内容创作领域我们已经走过了太多的弯路,从WAVR SHOOTER声势惊人但却意义不大的井喷,到“支持VR”逐渐取代“VR专属”成为主流,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教训也迎来了太多的反思。所幸,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还是物有所值的,即便是在泥沙俱下的SteamVR平台上,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一颗颗不同凡响的杰作珍宝。进入2018年之后,结束了野蛮生长的极速狂飙环节,发掘这些蒙尘的明珠正是我们VR媒体下一阶段的重要使命,敬请期待!



精选

THEBEST

只为最懂VR的你


对话丨3Glasses王洁


对话丨微鲸VR许贤


对话丨uSens陈佳敬


  • 联想Mirage独家首测

  • Pico Neo一体机测评

  • 致全体VR人的一封信

———↓更多资讯,轻触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