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摇滚不死,梦想未灭

2023-05-10 14:56:27




一个在北京快要混不下去的落魄经纪人,抱着挣笔快钱的心态,来到东北18线小城,帮助一个修车店老板实现他的梦想——组建一支乐队,准备一场演出,借此影响当地政府的决策,保留广场上名为“摇滚之心”的大吉他雕塑。所有这一切,从这班人,到他们要办的事儿,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靠谱,不着调。他们努力了,但是大吉他还是被拆了。在历经希望、煎熬与创痛之后,他们为了自己心中不灭的梦想,尽情而投入地引吭高歌了一回……


以上就是大致剧情,详细地就不做过多的剧透啦。作为很少光临电影院的电影爱好者,我有幸看过大鹏的第一部电影《煎饼侠》,当年《屌丝男士》在网络上大火的影响力,获得了票房上的佳绩。上一回是关于拍电影,这一把是组乐队,都是围绕屌丝梦想的主题,应该很容易获得都市中奋斗的年轻一族以及大学生们的共鸣。并且上述两部电影带有导演强烈的个人经历成分,《缝纫机》中的东北边陲小镇集安就是大鹏的老家。


可能这两部电影都出自同一编剧,故事结构几乎是一个套路:

1、屌丝失意——或许辉煌过,或许从未,但是现状一定是惨。

2、触底反弹——困境之中出现救命稻草,抱着阴天打孩子的态度试试。

3、屌丝奋斗——为了证明自己,不顾一切,放手一搏。

4、屌丝迷茫——胜利在望之际,陡生变故,希望破灭。

5、神转折——幡然醒悟,猛灌鸡汤外加狂秀情怀。

6、屌丝成功逆袭。


应该说这样的故事很讨巧,它让无数在黑暗中奋斗打拼的屌丝们看到曙光看到希望,让他们深陷在每天挤地铁吃泡面的生活中还能不放弃不抛弃,依然坚信生活能够迎来转折,有上听开胡的那一天。但是这样简单的copy+paste式的电影真的没太多新意,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勉强,第三次绝对会让观众腻味。


以上第1到第4步,都是无数普通屌丝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最关键的第5步——神转折,大都只能出现在电影里,因为它过于理想化,极缺乏说服力,犹如成人童话一般。《煎饼侠》里电影拍不下去了,在楼顶上跟柳岩的一段对话,彻底坚定了大鹏追逐自己内心理想的信念。看来柳岩的说服力和她的胸一样不容质疑。《缝纫机乐队》里拯救大吉他的计划失败了,在出租车上的程宫看到摩托骑行者的大横幅就直接打车回了集安(话说难道不是坐飞机更快,而且更省钱嘛)。


一切都发生地太快,犹如神转折一般,总是怎么整,观众的小心脏恐会承受不住。


横向比较《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羞》更搞笑一些,但是似乎有些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意思,《缝》在笑料上没有《羞》那么密集,但是长于贩卖情怀,两部电影在故事合理性严谨度上同样地存在瑕疵,投机取巧。


但是,在假期仅剩下的三天里,如果你想去看电影,我还是会推荐《缝纫机乐队》,因为这部电影关于摇滚,关于音乐的部分,着实感动了我。


抛开那些噱头不谈,《缝纫机乐队》更像是一部向摇滚致敬的电影,从邦佳维超市的名字,到诸多摇滚明星的客串,到最后的工地大Rock,唤醒了我很多蛰伏已久的记忆。


每个人都会经历十几岁的青春年代,跟今天的孩子们不同,我们这一代人十几岁的时候,打口带(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其为何物)开始涌入,国内的摇滚乐蓬勃发展,港台的流行乐也开始风靡大陆,身边小伙伴们,有的钟情于小虎队、草蜢、梅艳芳、谭咏麟,有的喜欢U2、披头士、崔健。


而我们这一代小孩跟今天孩子们的区别在于,普遍散养,鲜有从小受过音乐熏陶和训练的,所以对于音乐的审美全凭直觉,或许是骨子里的桀骜和独立精神,让我对摇滚乐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因为从摇滚乐中你能听到呐喊、嘶吼和质疑,而不仅仅是小情小爱,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摇滚,什么叫摇滚精神,只是感觉这种表达的方式很特别,很过瘾。


《假行僧》、《无地自容》、《梦回唐朝》、《请走人行道》到《钟鼓楼》、《垃圾场》,那是一个盒带和录音机的时代,当年从崔健、黑豹、唐朝到中国火的合辑,盒带我买过不少,其中有正版也有盗版,因为正版太贵,至今印象深刻,相反买了哪些流行音乐的磁带,反而记不太清了。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房价和城市里的楼房一样,都还不太高。


那时的崔健《一无所有》,即使不被主流接受,依旧初心不改,从不妥协。


那时的Beyond,努力地写流行歌,演电视剧,上综艺节目,只为了挣钱来做他们自己想做的音乐。


那时的窦唯还和王菲在一起,张楚还没得精神病,Beyond还是四个人。


那时的摇滚明星,和保温杯还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叫臧云飞的摇滚乐手说过,摇滚的精神就是面对生活你不服,流行音乐就是对生活你服了。所以,十几岁的年纪,心境和阅历,跟摇滚乐还是蛮契合的。


如今早已过了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岁数,成功与名利成了内心唯一的追逐目标和评价标准,活得不太累,有空聚个餐、偶尔渡个假,努力去工作,家庭事业都能摆布有序,已算是谢天谢地。至于年少时那些未尽的梦想,渴望和别人活得不一样的荒诞念头,早已被自己主动埋葬。


到了与保温杯相伴的岁数,生活中已经不再需要摇滚,那些陡峭的电音和躁动的鼓点偶尔听到都会觉得有点不适应,嫌闹,现在市面上这些摇滚乐队的名字,我大部分闻所未闻,听起来就像那些唱流行歌的小鲜肉一样陌生。


当电影高潮的部分,,Beyond《不再犹豫》乐声响彻夜空,我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猛烈的悸动了一下,随之如电流般通遍全身,我的双腿开始颤动,肩膀开始摇摆,年少时听摇滚的感觉又回来了,仿佛积攒了很多年的某种情绪找到了出口,一股脑地奔涌出来,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崔健大师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摇滚精神,其实摇滚精神就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追随内心,忠于自我,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或许理想与现实终将各自两端,与其纠结难舍,不如彻底放下。只要我们内心曾经有过梦想,它就会成为一颗火种,在未来某个时刻,依旧可以重新点燃。就像电影中的大吉他,虽然在现实中已经坍塌,但是只要心中的摇滚梦想不曾泯灭,那个大吉他就一直都在。


追随内心,忠于自我,我们终究可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灯光亮起,明亮而刺眼,散场的人群涌向出口,我一边扯紧尚且年幼的儿子:“跟紧我,别走丢了。”一边偷偷拭去眼角未干的泪痕,向着喧嚣拥挤的人潮走去。






原创文章推荐:


《羞羞的铁拳》:一笑而过

长假不出行指南

读书笔记:人类简史

定格在岁月里的父亲

无关表白——写于520这一天



长按上图,可直接识别二维码。欢迎订阅,并多多转发。


码字是个辛苦活儿,如果本篇文章,或是其中的一句话,打动了你,请点赞示意,我将深感欣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