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张优秀唱片全览瓦格纳不朽音乐

2023-05-10 14:56:27

瓦格纳去世135周年祭




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在和家人前往意大利威尼斯过冬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在文德拉明·加莱吉宫——大运河旁一座十六世纪的宫殿中去世,享年69岁。葬礼过后,载有瓦格纳遗体的贡多拉船平稳驶过大运河,他的遗体被运回德国,安葬在拜罗伊特万福里德别墅的花园里。


 

瓦格纳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戏剧导演、善于辩论者以及主要以指挥自己歌剧(他的一些晚期作品有时也被称为“乐剧”)而闻名的指挥家。和大多数歌剧作曲家不同,瓦格纳为自己的舞台作品同时创作了脚本与音乐,给世人留下了无数艺术珍宝。


 

虽然瓦格纳留给世人的伟大唱片中,没有一份榜单可以被认为“具有决定性的权威”,但以下的选择,我们觉得应该在任何歌剧爱好者的收藏中都占有特别的地位。


1

《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一部由四部德国史诗般乐剧组成的大型套剧,包括:《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女武神》(Die Walküre)、《齐格弗里德》(Siegfried)以及《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从1848到1874年,瓦格纳共用了二十六年左右的时间来撰写脚本和创作音乐。

虽然每部乐剧也曾偶尔单独演出,但瓦格纳一直打算将这一巨作作为整体推出。作为一部套剧,《尼伯龙根指环》的首场演出是在1876年第一届拜罗伊特音乐节期间。整场演出以8月13日音乐节揭幕演出中《莱茵的黄金》开始,以8月17日《诸神的黄昏》结束。歌剧舞台导演安东尼·弗洛伊德认为其“标志着我们艺术形式的最高峰,也是任何一家歌剧公司所能承受的最大挑战。”


推荐唱片:

维也纳爱乐乐团/ 匈牙利裔指挥家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 1912-1997)

厂牌:Decca


戏剧性的声势和氛围已得以牢固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持续性,有时还比剧院里的通常情况更具说服力。如果只能举一个例子,可以用《莱茵的黄金》中,雷神唐纳那召唤雷霆的杰出控制力为例。其演唱强度一直保持到春神弗罗向彩虹桥致意、向神王沃坦致敬!在这场壮丽的高潮中,由加拿大低男中音乔治·伦敦(George London)那上乘演出传达的情感力量,已超过任何以‘人为’的方式达到的人声与乐队之间的平衡。


2

《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推荐唱片:

拜罗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德国指挥家约瑟夫·凯尔贝特(Joseph Keilberth 1908-1968)

厂牌:Testament


▲ 《莱茵的黄金》


所有的参与者似乎都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经历一场令人难忘的阅读聆听体验,并且决心把他们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奉献出来。我敢肯定,这套带着它那超过50年的光环、各方面都能满足瓦格纳迫切需求的唱片,其所到之处都将受到广泛欢迎。


3

《罗恩格林》

Lohengrin

三幕浪漫主义歌剧。1850年8月28日,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弗兰兹·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指挥魏玛国家管弦乐团在魏玛首演。李斯特是瓦格纳的亲密友人及早期支持者,他选择这一首演时间是为了纪念出生于1749年8月28日的魏玛最著名公民、。尽管奥地利男高音卡尔贝克的演唱有点缺陷,但演出还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功。

 

推荐唱片:

维也纳爱乐乐团/德国指挥家鲁道夫·肯普(Rudolf Kempe1910-1976)

厂牌:Warner Classics


美国抒情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mpson1955-)的演唱结合了激情和痛苦,还遭遇了德国抒情男中音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1925-2012)这位令人敬畏(但从不过分)的对手;德国男低音戈特洛布·弗里克(Gottlob Frick 1994-)扮演的威武庄重的亨利国王,使得这部歌剧中心冲突的戏剧效果,依然极为直觉和强大。至于埃尔莎和奥尔图德的扮演者——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格鲁梅尔(Elisabeth Grummer 1911-1986)和德国戏剧次女高音克丽斯塔·路德维希(Christa Ludwig 1928-),倒是理想的对手戏演员:前者的炫目之处是折磨埃尔莎时那假笑的弦外之音;后者的说服力在于恶魔般残忍中产生的诱人暗示。


4

《帕西法尔》

Parsifal

三幕歌剧。1857年4月,瓦格纳首次构思这部作品,但一直到25年以后才最终完成。《帕西法尔》是瓦格纳最后一部完整的歌剧,作曲过程中,瓦格纳利用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里那特殊音响效果的优势。瓦格纳不认为《帕西法尔》是一部歌剧,而是一部“Ein Bühnenweihfestspiel”(用于舞台献祭仪式的节日剧)。

 

1882年7月26日,第二届拜罗伊特音乐节期间,整部作品在拜罗伊特节庆大剧院举行了首演,德国犹太指挥家赫尔曼·莱维(Hermann Levi 1839-1900)担任指挥。拜罗伊特音乐节一直保持着对《帕西法尔》制作权的垄断,直至1903年,该剧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

 

推荐唱片: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指挥家拉法埃尔·库贝里克(Rafael Kubelík 1914-1996)

厂牌:Arts


King在1980慕尼黑广播节目中,再次重现了他优秀的帕西法尔,这场演出在指挥大师拉法埃尔·库贝里克的解读下,捕捉到了华丽宽敞的意境。声音并不理想,但整个演员队伍还是卓越非凡的。德国男低音库特·莫尔(Kurt Moll 1938-2017)在剧中扮演老骑士古尼曼兹,甚至比差不多一年后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唱片更显流畅和甜美;扮演孔德丽的澳大利亚裔次女高音伊冯·明顿(Yvonne Minton 1938-),以及扮演圣杯骑士之王安福塔斯的奥地利男中音贝恩德·维克尔(Bernd Weikl 1942-),都呈现了各自最佳状态。



5

《纽伦堡的名歌手》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三幕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是通常情况下演出时间最长的一部歌剧之一,耗时约四个半小时。此剧于1868年6月21日,在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如今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营地首次上演,德国指挥家汉斯·冯·比洛(Hans von Bülow 1830-1894)担任指挥。

 

推荐唱片: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指挥家拉法埃尔·库贝里克(Rafael Kubelík 1914-1996)

厂牌:Arts Archives


德国男低音弗兰兹·克拉斯(Franz Crass 1928-2012),毫不费力地扮演了金匠波格纳,比有些演员少了一些华而不实,给人以高贵的感觉。男中音Hemsley虽然是第一次扮演贝克迈塞儿,但和镇公所书记那平均主义的思想倒是显得关系密切,他的德语也无懈可击。德国抒情男高音格哈德·昂格尔(Gerhard Unger 1916-2011)扮演的萨克斯学徒戴维 ,具有典范意义,他的反应是如此热情洋溢,为这一角色找到了正确的音色。这无疑是我在立体声版本唱片中的第一选择。


6

《唐豪瑟》

Tannhäuser

创作于1845年的三幕歌剧。瓦格纳在其一生中对这部歌剧进行了多次修改,但直至去世依然对作品的格式不甚满意。最重要的一次修改是作曲家为《唐豪瑟》1861年在巴黎的首演而进行,,这次制作失败了。

 

推荐唱片: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匈牙利裔指挥家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 1912-1997)

厂牌:Decca


岁月并没有冲淡索尔蒂支持拥护后来修订版《唐豪瑟》的说服力。的确,CD只是证实了这是他最成功诠释的瓦格纳作品之一,特别是有所强调烘托的维纳斯堡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索尔蒂回应了后特里斯坦和声中的青春与性感。当然,维也纳爱乐乐团也以高超的形式,对这一场景有过无比壮丽的演绎;克丽斯塔·路德维希演唱的爱神维纳斯,是她对留声机最有说服力的贡献之一。


7

《魏森冬克之歌》

Wesendonck Lieder

《魏森冬克之歌》是为女声与钢琴而作的一套五首歌曲的通称。在创作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时候,瓦格纳为玛蒂尔德·魏森冬克——他一位赞助人的妻子——创作的五首诗歌谱写了乐曲。这五首歌曲,连同《齐格弗里德牧歌》,是瓦格纳作品中经常演出的两部非歌剧作品。

 

推荐唱片:

德籍女高音茱莉亚·瓦拉蒂(Julia Varady 1941-)、柏林德意志乐团/德国指挥家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施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1925-2012)

厂牌:Orfeo


这确实是瓦格纳饶有趣味的独唱曲;而菲舍尔-迪施考对这套华丽艺术歌曲的解读也是功力非凡,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这里没有当今备受青睐的缓慢而沉迷的情感叙述方式,歌词渲染的感觉正是当下情绪中的一种。菲舍尔-迪施考对放纵音乐的拒绝,也使得瓦拉蒂的演唱具备了出类拔萃的意境。


8

《漂泊的荷兰人》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瓦格纳在其1870的自传《我的一生》中声称:当1839年7月和8月间,从里加去伦敦时经历了一次海上风暴之后,他一直受其激励想创作一部歌剧。而在他1843年写就的最早自传《自传素描》中,瓦格纳就承认他已经从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1833年讽刺小说 The Memoirs of Mister von Schnabelewopski 里所复述的传说中,选取了一则故事,其主题是爱的救赎。

 

1843年1月2日,瓦格纳在德累斯顿的塞姆奥柏歌剧院,指挥了这部歌剧的首演。这部作品表明瓦格纳已经在作品风格上,有了定义他后期乐剧的早期打算。

 

瓦格纳最初是想创作一部在演出时没有剧中休息的作品——这是他为打破传统而努力的一个例子——尽管现在的歌剧院有时仍然会遵循这一旨意,但也会按照三幕歌剧的版本来演出。

 

推荐唱片:

新爱乐乐团/出生于德国的犹太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 1885-1973)

厂牌:Warner Classics


正如作曲家所希望的那样,每一个小节都能见到大海的声影。出生于美国的音乐评论家彼得·海沃夫对这一生动场景作了如下评论:‘从序曲的开头几个小节起,人们就在听任风与水摆布的世界里颠簸。在这片混乱的背景中,剧情得以展开:不是舒适的感伤和真爱,而是出于强迫和自我毁灭的激情,只能在湮没中得以实现完美’。


9

交响音诗《齐格弗里德牧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爱之死”

Siegfried Idyll/Tristan und Isolde – Prelude and Liebestod

为室内乐团创作的交响音诗《齐格弗里德牧歌》,是1869年瓦格纳和第二任妻子科西玛的孩子齐格弗里德出生以后,为科西玛创作的生日礼物。这部作品于1870年12月25日圣诞节早晨,由来自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的一个小型演奏组合,在他们位于瑞士特里布森(今天卢塞恩的一部分)别墅里的楼梯上首演。科西玛在作品开头部分的旋律中醒来,奥裔匈牙利籍指挥家汉斯·里希特,在这次私人演出中演奏了简短的小号部分。

 

《爱之死》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剧终时的戏剧性音乐。当伊索尔德伏在特里斯坦遗体上唱出这曲《爱之死》时,整部歌剧进入最后的高潮。

 

推荐唱片:

美国戏剧女高音杰西·诺曼(Jessye Norman 1945-),维也纳爱乐乐团/奥地利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厂牌:DG


诺曼演唱的《爱之死》,恍惚而充满活力,颤音部分尤为突出,表现出了刻骨铭心的效果。声音非常堂皇地驾驭住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但从未失去它应有的光泽和贵族感。和挪威女高音克尔斯滕·弗拉格斯塔德以及瑞典戏剧女高音比尔吉特·尼尔森一样,最后一个音符演绎出了漂浮的美感。

 

《齐格弗里德牧歌》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温暖的、有着丰富跌宕起伏感的演出。带有伤感的歌声,并没有其它演绎里那呼之欲出的如春天般的欢乐。这是一份精挑细选后的节目单,自不待言,演奏水准值得称道。



1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三幕歌剧。其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十三世纪作家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改编的十二世纪同名典雅浪漫传奇爱情故事。歌剧的作曲在1857-1859年间完成,1865年6月10日由德国指挥家汉斯·冯·比洛指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歌剧院首度上演。

 

推荐唱片:

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德国指挥家汉斯·克纳佩茨布施(Hans Knappertsbusch 1888-1965)

厂牌:Orfeo


1950年慕尼黑的这套唱片,之前只能是‘非官方的’LPs。长期以来一直被那些了解它的人们所敬仰,尤其是英国作曲家、学者及作家罗宾·霍洛韦,在其所著《唱片中的歌剧》(Hutchinson:1979)一书的有关章节中,对其更是推崇备至。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相当好的声音效果里,欣赏这张唱片。它的优点闪耀着光芒,犹如顽皮淘气世界中的一座灯塔。


致敬伟大的瓦格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流行音乐联盟